【中華百科全書●音樂●西洋音樂史】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音樂●西洋音樂史</FONT>】</FONT></STRONG></P> <P><STRONG>西洋音樂史,特指歐洲文化系統內,有關音樂各方面的演進歷程。</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它的肇始,比起其他古文明地區,像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等,是相當後起的,但由於各種歷史、宗教、文化等因素,卻始終踏實地、直線地、加速地發展著,直到今天仍是全世界的音樂主流。</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任何國家民族傳統音樂的整理與發揚,雖然都須盡力抵制它的直接影響與威脅,尤其消除它對民族特色的潛在破壞力,但是在復興固有文化的過程中,仍須借助於它的科學研究方法,和它純熟有效的藝術處理技巧。</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西洋音樂各層面的成就,得來不易。</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每個時代追求改進的毅力,卻很驚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現在依照它的三個重要時期,分作以下三點來討論:一、單音音樂時代:確實史料當從古希臘開始,其頂盛時期約在西元前第七至第四世紀,但是它的教育理論多於實用技巧,音階系統雖然周密,所留下來的歌譜卻只有十四個殘片。</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羅馬時代更將音樂交在奴隸手中,幾無貢獻。</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直至初期天主教音樂,才吸收古猶太傳統、拜占庭和其他東方文化,在羅馬自創新格,終至第六、七世紀,由葛麗果教宗(五四○~六○四)建立輝煌的葛麗果聖歌系統(亦稱平歌或素歌),成為西洋音樂日後發展的柱石。</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時期的主要貢獻,調式方面由米蘭的四調擴展為素歌的八種調式,音階的上行代替了古希臘的下行,並創立兒童音樂學校,以「對唱歌集」中,上千的實用歌曲作為教學的基礎,提供彌撒及日課等禮儀之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九至十一世紀「記譜法」的發明,由手勢符號(紐曼符)進至線譜,確切規畫了曲調音程的高低,並引入Do、Re、Mi、…等「唱名法」的方便。</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都是在歐洲中古黑暗時代,由本篤會修道院中放射出來的重要光芒。</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複音音樂時代:第九世紀,在葛麗果聖大量創作和傳播的同時,法國北部天主教本篤會的幾個文化中心,開始了大膽的多聲部合唱試驗:以大眾熟知的聖歌曲調作基礎(定旋律),上下即興加插些其他華彩聲部,由平行而反向,由舊藝術而新藝術,終於在文藝復興時期放射異彩。</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先是十五世紀後半荷此地區福來樂派成熟的模倣對位技巧;</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繼而十六世紀羅馬樂派及威尼斯樂派無伴奏合唱的顛峰成就,造成複音音樂的黃金時代。</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主調音樂時代:十七世紀人文主義掀起一種音樂大眾化運動,這對複音音樂來說,是一個時代的反抗,也是一個風格的革命:和絃觀念的成熟、數字低音的盛行,以及高音部曲調的絕對優勢,促使人們走向單音主調附加器樂伴奏的新路線,於是歌劇、神劇、清唱劇三種重要形式,應運而生,打開一個多彩多姿的巴洛克時代。</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更由於樂器製造業,隨著演奏市場的需求,突飛猛進,純器樂形式的組曲、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等,結構也日趨完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從此,世俗音樂與宗教音樂並駕齊驅,平起平坐,不再退居於邊陲地帶了。</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種現象由巴洛克時期(一六○○~一七五○)開始,經過登峰造極的古典時代(一七五○~一八二七),再受到浪漫樂派(一八二七~一九○○)熱情奔放的衝刺,和十九世紀後半民族樂派地方色彩的渲染,終於由印象派導入現代音樂調性破裂,無法重建的領域,進而指向具象音樂、電子音樂、機運音樂等未知之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間,雖然也有巴赫時代的另一個複音高潮,和現代音樂中,尤其新古典主義及十二音作曲法範疇中,複音對位技巧的再度現代化應用,但是在骨幹上一直是以加了和聲伴奏的「主調音樂」為中流柢柱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好在二十世紀的人心,寬宏大量,任何風格都能兼容並蓄,期望著終會再有柳暗花明的一天。</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李振邦)</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130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