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8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甚麼驅趕客人稱為「逐客令」?】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1 21:3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甚麼驅趕客人稱為「逐客令」?

 

往往有人對來訪的客人不是很歡迎時,總會明示、暗示的催促客人離去,客人就會說自己被主人下「逐客令」了。

 

在《聊齋志異?卷十一?陳雲棲》也有記載:「若不下逐客令,俾得長伴老母。」

 

另清朝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二位如再喧嘩,不獨耽誤嬌音妙舞,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那麼,為甚麼驅趕客人稱為「逐客令」呢?


「逐客令」的典源出自《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大索,逐客。李斯上書說,乃止逐客令。」

 

是說在秦始皇時,展開大規模搜索,驅逐居留在秦國的客卿。

 

李斯上書勸說秦王,才廢除逐客令。

 

「逐客令」一詞中的客,是指客卿,也就是請他國人到本國來做官,官位為卿,並以客禮對待,所以稱為客卿。

 

所以,「逐客令」原是指秦始皇驅趕各國客卿的命令。


另外,《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也記載秦王下「逐客令」的事件。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原是秦相國呂不韋的門客,後來深受秦始皇重用,被任命為客卿。

 

呂不韋原是衛國濮陽人,因幫助秦莊襄王繼位有功,被任用為相國,封文信侯。

 

後來,呂不韋受到宦官嫪毐叛亂的牽連而被罷官,恰在此時,一個叫鄭國的韓國人以修築渠道引水的名義,到秦國當間諜,但不久身分就被發現。

 

也因此,導致秦王對客卿產生疑慮和不信任。

 

當時,秦國的皇族和大臣們都對秦王說︰「各諸侯國派來侍奉秦王的人,大都是來為他們國君遊說,並離間秦國罷了,請求大王把客卿一律驅逐。」

 

李斯也在被驅逐的客卿名單中。

 

於是,李斯就上《諫逐客書》,他列舉過去很多客卿對秦國所做的貢獻,也說明逐客對秦國將產生的損害,最後終於說服秦始皇,取消逐客令。

 

後來,主人驅趕客人就稱為「逐客令」;主人明示或暗示,催促客人離開就稱為「下逐客令」。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0 17:05 , Processed in 0.26562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