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41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孔子發現的先民生活智慧】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0 10:51:5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2-7-12 00:45 編輯

孔子發現的先民生活智慧 

 

 

孔子生於春秋戰國時代,也正是群雄割據的亂世時代。

先民追求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安樂祥和的社會,在當時卻求之不可得。

 

他為了尋找散失在鄉野草民中,所保存的先民生活智慧,而有周遊列國的盛舉。

 

回國後乃潛心著書立說,刪詩書、述禮樂、作春秋,重新整理先民的生活智慧結晶。

 

將先民的生活規範「仁、義、禮、智、信」五德,融入於著述之中,有教無類、因才施教,開創了平民教育的先河。

 

當時前來受教的有三千多人,在社會上成名的有七十二賢人。從此奠定了儒家學術思想的體系,使儒學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五千多年歷久彌新。

 

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各據一方,或一世的英明,或數代的榮華富貴,終不及儒家思想的源遠流長和影響的深遠。

 

孔子為了整治當時社會的弊病,發現了先民重整社會的良方,成為萬世 師表的典型。

 

◎何謂「儒」?

 

儒就是人生之所需,即養生送死、慎終追遠。

 

養生包括生育、養育、 教育與生活。生活之所需在人之臉上、言語上、行為上,不是在書本文字上。

 

因此他主張:當政者不應僅在朝廷批公文而已,應該勤練腳力上山下海走入群眾,才能瞭解民間疾苦與人民的需要,解決人民生活上的問題,使政治清明、國泰民安。

 

慎終追遠可以移風易俗使民俗敦厚,生者得教養、老者得奉養、死者得祀養,死生兩利而安居樂業。

 

◎何謂「五倫」?

 

五倫就是父子親、君臣義、夫婦順、兄弟友、朋友信。

 

五倫規範了每一個人的天職,奠定了社會和諧的基礎。

 

他同時主張在上位者必須智慧與德行兼備,以身作則由上行下效建立社會和諧的秩序,以維護人民安和樂利的生活。

 

◎何謂「五德」?

【儒家的啟世精神】─仁、義、禮、智、信

 

五德即「仁、義、禮、智、信」, 雖各有涵義,但環環相扣缺一則不全。

 

有詩云:「金秋殺氣重,義薄雲天時,五德仁為首,禮義不過秋,寒冬且來臨,顯智命能留,信字不偏孤,統分四季中。」就是說五德以仁為首要,仁屬春東方木,禮屬夏南方火,義屬秋西方金,智屬冬北方水,信屬四季中央土。

 

仁屬東方木又好比春天,春風化雨草木欣欣向榮,彰顯天地 生生不息的生機。

 

禮屬南方火好比夏天,當南風吹起碧草如茵,人間充滿溫暖與活力的契機。義屬秋西方金,當西風起白雲飛,草木黃落燕南飛。

 

西風吹來肅殺之氣,也正是去除殘枝敗葉,除舊佈新的時機。

 

智屬冬北方水,彰顯冰清志節、挺拔冷靜的耐力。

 

五行隨春夏秋冬運行千古不易,正是彰顯天地之信的道理。

 

五德與五 行對應相輔相成,所以人若能效法天地四時運行之理,即能體悟五德的真意,做人做事俯仰天地之間,自然心安理得無往不利。

 

◎何謂「中庸」?

 

中庸之道為孔門師徒相傳的心法。

 

程子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合乎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就是說待人處事以中和為貴,即思想、言語、行為不可偏激,偏激使人失去理 智,徒增不必要的煩惱。

 

◎何謂「大學」?

 

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是內聖外王的功夫。

 

人既不能離群而索居,就應珍惜可貴的緣份,由互助共生而和平共存,以增進人生旅途的情趣。

 

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衣食住行沒有一樣不是由天地人所供養,俯仰天地之間處處都是恩情,表達彼此的感恩之心已經都來不及了,為什麼還有人怒目相向?

 

原因在於一時的貪念、執迷、憎恨與牽怒而使人失去人的理性。

 

天有天性,天不言而四時行;地有地性,地不言而萬物生;人有人性,孔子以為人之初性本善。

 

孔子為了發揚人性本善的一面,因此提出以「仁」為中心的思想,提倡互助共生的哲理,以「天、地、人」三者為共生的共同體。

 

在其學術思想中除了闡釋人與人之間和諧的重要性,並重視人與天地大自然的調和。

 

維護大自然,回復人的自然的天性,才能建立人類永久的和平及安和樂利的生活。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chsong9189/article?mid=16531prev=-1&next=16515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3 17:33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