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2-7-12 00:42 編輯
【十五個佛學小故事】
1、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
幾叩首後,這人突然發現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麼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2、一切皆空
山岡鐵舟到處參訪名師。
一天,他見到了相國寺的獨園和尚。
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頗為得意地對獨園說道:“心、佛,以及眾生,三者皆空。
現象的真性是空。
無悟、無迷、無聖、無凡、無施、無受。”
當時獨園正在抽煙,未曾答腔。
但他突然舉起煙筒將山岡打了一下,使得這位年輕的禪者甚為憤怒。
“一切皆空,”獨園問道,“哪兒來這麼大的脾氣?”
3、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
“來吧,姑娘,”坦山說道,然後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後又繼續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悶聲不響,最後終於按捺不住,向坦山發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麼要那樣做?”
“什麼?那個女人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4、輸與贏
一位武士手裡握著一條魚來到一休禪師的房間。
他說道:“我們打個賭,禪師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說是死的,武士肯定會鬆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那武士一定會暗中使勁把魚捏死。
於是,一休說:“是死的。”
武士馬上把手鬆開,笑道:“哈哈,禪師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說道:“是的,我輸了。”
一休輸了,但是他卻贏得了一條實實在在的魚。
5、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6、一杯茶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的一位禪師。
有一天,有位大學教授特來向他問禪,他只以茶相待。
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子,直到杯滿,而後又繼續注入。
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終於說道:“已經漫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只杯子一樣,”南隱答道,“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7、悟性如光
讀佛經。
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麼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牆角有一把錘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牆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8、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兩個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飯後,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個。
大和尚立馬跑向老和尚的禪房打小報告:“師傅,師弟剛剛打破了一個碗。”
老和尚手撚佛珠,雙眼微閉,說道:“我相信你永遠也不會打破碗!”
9、送一輪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裡,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後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直站門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
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裡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
10、一滴水
佛祖釋迦牟尼考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乾涸?”
弟子們都回答不出。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裡去。” 11、禪者的祝福
唐朝的龍潭禪師,他少年未出家時很貧窮,靠賣餅為生,無處棲身,所以道悟禪師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給他住。
為了表示謝意,他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而道悟總是回贈一個給龍潭,並祝福他說:“這是給你的,祝你子孫繁昌!”
他實在不解,有一天他問何故,道悟卻說:“你送來的,我送給你有什麼不對?”
龍潭聽後從此開悟出家,後來成為一代宗師。
取之於人要回報於人,得之於社會要回饋社會;要我好你也好,我贏你也贏。
這偉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12、天堂與地獄
有一位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
武士問:“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
白隱反問:“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隱聽後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
武士猛然一驚,然後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合十,低頭跪拜:“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白隱又微微說道:“此乃天堂。”
13、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
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幹什麼的?”
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
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
14、心境
有一天,蘇東坡到佛印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
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笑著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麼。
蘇東坡以為他勝利了,回家後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
他妹妹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態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蘇東坡聽後頓時面紅耳赤。
15、禮物
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
連續好幾天,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蔑他。
最後,禪師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
那人回答:“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禪師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駡,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引用:http://blog.focus.cn/group/blogforum_detail.php?blog_id=20057368msg_id=7247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