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卷廿七 許仁則小便數多方四首714】
許仁則論此病有二種,一者小便多而渴,飲食漸加,肌肉漸減,乏氣力,少顏色,此是消渴,一者小便雖數而不至多,又不渴,食飲亦不異常,或不至多能食,但稍遇天寒冷,即小便多,更無別候,此是虛冷所致,大都兩種俱綠緣氣膀胱冷,不瘥便能殺人,腎虛腰冷,無所為害,若候知是消渴小便數,宜依後菝 等八味湯,黃 等十四味丸,並竹根等十味飲,小麥面等十四味煎,以次服之。
菝 八味湯方。
菝 土瓜根(各三兩) 黃 地骨皮 五味子(各四兩) 人參(三兩) 石膏(八兩碎) 牡蠣(三兩)上藥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十裡服一劑,服至五六劑佳,隔五日服一劑,劑數滿,宜合後黃 等十四味丸服之。
又黃 十四味丸方。
黃 黃連 土瓜根(各五兩) 苦參(三兩) 玄參(六兩) 栝蔞 地骨皮龍骨 菝 鹿茸(炙各四兩) 牡蠣(熬) 人參 桑螵蛸(炙各三兩) 五味子(一升)上藥搗篩為末,蜜和為丸,用後竹根飲下之,初服十五丸,日二服,稍加至三十丸,如梧桐子大。
忌豬肉冷水。
又竹根飲子方。
竹根 生茅根 蘆根(各切五升) 菝 (切二升) 石膏(一斤杵碎) 烏梅(三十枚) 生薑(切一升) 小麥(三升) 竹瀝(二升) 白蜜(一升)上藥以水五斗,煮取一斗,去滓,納竹瀝及蜜,著不津瓶貯之,用下前丸,縱不下丸,但覺下丸 又小麥面十四味煎方。
小麥五升,以水硬溲之,別於水中揉挺,令面粉盡,面筋別成一塊即止,以此麪粉汁別器澄停,瀝卻清汁,即以稠粉盛於練袋子中漉,著令微燥。
生葛根五挺,徑三寸,長二尺,碎捶,於水中揉挺,令葛根中粉汁盡,別器澄停,盛貯一如小麥麪法。
生栝樓五斤,搗如上法。胡麻三升,去皮,熬令熟,為散。蓳竹根切一斤,生茅根切一斤,生蘆根切一斤,烏梅五十個,以上用水五斗,緩火煎取一升半,去滓澄取清。
冬瓜汁二升,生麥門冬汁三升,生薑汁一升,牛乳一升,白蜜二升,先取竹根等汁,和冬瓜以下汁,微火上煎減半,次內牛乳、白蜜,又煎六、七沸,投小麥 麪粉,生葛粉、栝樓粉、胡麻散於諸汁中,煎和熟攪之勿住手,候如稠糖即成,成訖止火待冷,貯別器中,每夜含如此。
初服一棗大,稍稍加至一匙,亦任性日日含之。欲作丸,飲服亦得。(出第十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