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神秘恆星爆炸後不同波段新圖像】
開普勒超新星是天文學家觀測到的銀河系中最近的一次恆星爆炸。錢德勒X射線、哈勃可見光及斯匹策紅外觀測分別是在2000年6月、2003年8月及2004年8月進行的。
【2004年10月15日】在過去的1000年中,銀河系有過六次已知的恆星爆炸(超新星)事件。
1604年10月9日開普勒(Johannes Kepler)觀測到了開普勒超新星,它是銀河系中最近的一次恆星爆炸,也是六次恆星爆炸中唯一一次天文學家不知道屬那一類的恆星爆炸。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近日發佈開普勒超新星的哈勃可見光望遠鏡、斯匹哲紅外望遠鏡及錢德勒X射線新圖像及其復合像,試圖揭開400年前的恆星爆炸之謎。
復合像顯示出超新星的一個14光年的寬泡沫狀氣體和塵埃覆蓋層,以每小時4百萬英里的速度膨脹。
每個望遠鏡都突出了它的獨特特徵,一個快速移動的富鐵物資殼被一膨脹的衝擊波所包圍,該衝擊波橫掃星際間的氣體和塵埃。
恆星發生爆炸是場災難性的事件。
爆炸剝離開星體,釋放出近似球狀的衝擊波,以超過每小時2千2百萬英里的速度向外擴展,如同海嘯一般。
衝擊波向周圍的太空中擴展,席捲星際間任何氣體和塵埃從而形成一個膨脹殼。
爆炸產生的噴射物最初落在衝擊波的後面,但最終趕上膨脹殼的內緣,從而導致此區域加熱到產生X-射線的溫度。
哈勃捕捉到的可見光圖像顯示超新星衝擊波衝入到周圍氣體的最緻密的區域。
明亮的發光節是在衝擊波後形成的密集塊。
斯匹哲紅外望遠鏡探測到輻射紅外光的物質,顯示出被超新星衝擊波橫掃過後所加熱了的微觀塵埃顆粒,該望遠鏡既探測到了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緻密區域,同時也觀察到了完整的衝擊波,一個球狀的物質雲。
此外,斯匹哲紅外望遠鏡上的儀器還揭示了噴向太空的膨脹氣體和塵埃雲的化學成分及物理環境。
這種塵埃與太陽系形成太陽和行星的氣體和塵埃類似。
錢德勒X射線數據展示了非常熱的氣體。
最熱的氣體即更高能量的X射線主要位於衝擊波前沿正後的區域。
這些區域在哈勃觀測及斯匹策結果中也顯示出來了。
稍冷一些的能量較低的X射線位於厚的殼裡面,並標誌了從恆星爆炸噴射出物質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