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5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治癌契機!惡性腦瘤復發因子解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7 21:34:1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治癌契機!惡性腦瘤復發因子解密

 


惡性腦瘤致命性非常高,前中信創辦人辜濂松即因罹患惡性神經膠質腦瘤病逝,目前醫界在治療惡性腦瘤有重大突破,國立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研究團隊,找到惡性腦腫瘤復發因子微小核糖核酸「miR142-3p」,對於診治癌症病患有相當大的幫助,並提供未來發展抗藥性與臨床復發治療標的轉譯醫學新方向。


惡性腦瘤致命性非常高,成人惡性腦瘤約有80%以上是由神經膠質細胞演變而來。


腦部局部注射「miR142-3p」 可抑制腦腫瘤


陽明大學藥理所邱士華教授表示,研究團隊利用自惡性神經膠質腦瘤中分離分離培養癌症幹細胞,發現微小核糖核酸miR142-3p具有調控腦腫瘤幹細胞自我更新與增殖之能力;只要讓患者局部注射「miR142-3p」至腦部,就可抑制腫瘤。


新式抗癌醫療技術 豎立新里程碑


目前此應用微小核醣核酸的治療技術,已申請人體臨床實驗,不久將直接使癌症病患受惠。


此外,在未來,台北榮總癌病中心將更進一步將配合非病毒載體傳送系統等先進技術,運用於針對惡性腫瘤,以及目前人無法治癒之癌症幹細胞進行治療,為國人在發展新式抗癌醫療技術的研發歷程中,豎立新的里程碑。


本項重大研究突破已刊登於國際頂尖知名雜誌Molecular Cell December 12, 2013 52, 693–706。


成人惡性腦瘤 依惡性度分成三個等級

 

成人惡性腦瘤約有80%以上是由神經膠質細胞演變而來,在病理上依據惡性度的高低可以分成三個等級:


1.第一類惡性度最低的星狀細胞瘤。


2.第二類是惡性度判於中間的分化不良性星狀細胞瘤。


3.第三類是惡性度最高的多形性膠原母細胞瘤。


國立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研究團隊,找到惡性腦腫瘤復發因子微小核糖核酸「miR142-3p」。


在臨床症狀的表現主要和腦瘤所侵犯的部位有關,常見一般症狀,例如:頭痛、噁心、嘔吐、厭食、痙攣、人格改變、情緒改變、認知功能障礙等等,如果腦瘤侵犯到運動、感覺、或言語區域,則病人可能會出現部份肢體無力或癱瘓、感覺異常或喪失、言語不能、視野缺損等特異的症狀。


針對棘手腦瘤,在臨床上醫師需要做詳細的理學、神經學檢查,並使用電腦斷層,磁振照影、神經影像學等檢查來做診斷。


環境污染 恐增加腦瘤的發生率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已有某些環境因素被發現會增加腦瘤的發生率,包括:物理性因素,如游離輻射線、電磁波;化學性因素,如含氮硫化物的染料、殺蟲劑、有機溶劑;生物性因素,如某些病毒與腦部的淋巴癌有關。


此外,職業別研究也顯示某些形態腦癌通常發生在特定企業的工人身上,還有化學師和香料工人也有較高的腦癌發生率。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3/17296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8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2 09:59 , Processed in 0.46875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