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0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易卷之四序卦傳第五節學習心得】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1-9 16:02: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巨門 於 2014-1-10 10:33 編輯

周易卷之四序卦傳第五節學習心得

 

預習中的理解:


41. 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放鬆、恢復一定事實正面存在錯過放過,所以這裡因為減少。


42. 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減少至非停止一定更加,所以這裡因為更加。


43. 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


更加的至非停止一定潰壞,所以這裡因為分決,分決者,潰壞而言。


44. 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潰壞一定事實正面存在對待,所以這裡因為遇合。遇合者,對待而言。


45. 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內容交互、彼此對待然後集合,所以這裡因為聚集,聚集者,集合而言。


46. 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集合至去、到者稱呼由下往上,所以這裡因為由下往上。


47.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由下往上未停止一定疲倦,所以這裡因為疲倦。


48.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疲倦嗎去、到者一定回、還下者,所以這裡因為挖鑿。


49.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挖鑿方法非可以沒有改變,所以這裡因為改變。


50.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改變內容者不能好像方當、正當,所以這裡因為正當。


記錄老師直譯文如下:


41. 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放鬆、恢復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錯過、放過,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減少。


42. 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減少並且未停止一定更加,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更加。


43. 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


更加並且未停止一定潰壞,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分決。分決者,潰壞而言。


44. 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潰壞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相逢,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遇合。遇合者,相逢而言。


45. 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內容交互、彼此相逢然後集合,所以適合這裡因為聚集。聚集者,集合而言。


46. 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集合並且優等的者稱呼往向上攀進,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向上攀進。


47.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向上攀進並且未停止一定疲倦,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疲倦。


48.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疲倦嗎優等者一定回、還由高至低,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深洞。


49.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深洞方法非允許未改變,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改變。


50.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改變內容者不能、好像刑具,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刑具。

 


承繼【雷水解】卦反應,人遇到難事不能處理,用【雷水解】為自己緩解放鬆攻克難度的意識,不探究難度的根源辦法,選擇找捷徑放鬆壓力,這樣一定會產生錯過放過的態度,用相似非相同的答案與方式來處理,一定呈現自己成功機會減少,這就跨入了【山澤損】卦的狀態。


【山澤損】,損,表示減少。


在我們頭腦中,有這一個遇到困難後自然條件反射的反應區,就像電腦模糊查找資料一樣,輸入關鍵字或者輸入指令不精確,查找出一堆相似非相同的資料,呈現找到正確資料的機會減少。


反映在人自身行為也是如此:


學生上課,本為不懂而求知,應該集中精力,心神合一高度緊密注意理解的狀態,一旦放鬆分神,教學內容錯過沒聽到,這樣就錯過與放過了聽懂的機會,造成吸收知識減少。


又如,如果我們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如果採取不重視解決問題根源的態度求解,而是放鬆自己求一條捷徑,就會錯過放過忽略問題,最後只會減少正確解決的機會。


如果做事情不能專注問題的根源為做事目的,只為解決問題求捷徑,只會問題越來越堆積,問題變得更加,也更加不懂解決,這進入了【風雷益】卦的狀態。


【風雷益】,益,表示更加。


頭腦先存在一個錯過放過模糊目標的反應區,接著有一個讓這個錯過放過次數變得更加多的反應區。


就像我們的一些壞習慣的養成,都是從最初選擇錯過放過,然後更加選擇次數增多,也就形成習慣,這是物理學中的慣性,也存在於頭腦的【風雷益】反應。


學生因為放鬆分神沒聽到沒理解授課內容,再上新課變得又聽不懂,聽不懂時又會分神思考錯過新內容講解,導致新的不懂,這樣就造成放鬆分神更加,錯過更加,不懂更加。


同樣,處理事情用錯過放過問題找捷徑敷衍方式,問題更加。


一旦達到了風雷益的反應狀態,就會延伸發展到不能解決無法收拾局面,呈現潰壞,是頭腦呈現【澤天夬】卦的反應。


【澤天夬】,夬,決也,表示潰壞。


在頭腦反應上,因為前面錯過放過不能停止,問題更加堆積,沒有正確的解決辦法,怎麼也想不通,在這裡提示“有錯誤”,用“潰壞”意在顯露問題告知錯誤。


學生錯過更加,不懂更加,到底學習方式好不好,到了考試便分決好壞的結果,錯過更加的學習方式,一定不及格的分數把錯誤行為的錯誤結果顯露出來;


同樣做事情上,不斷的錯過放過問題根源不加以修正,用差不多似是而非的處理方式,發展到看成效時,就會呈現事情處理失敗來顯露之前錯誤;


看眾多人對學術運用,不管這法那法,這派那派,都說自己學理正確,對於他們依據的學理呈現的矛盾處也當作不見,或者忽略帶過,或者另創解釋認為矛盾合理,真正實踐沒有人敢保證有符合的效果;


所以學派雖多,但真大師卻少,神棍騙子一堆,故弄玄虛,讓人們對學術看法認為迷信,玄學,哲學。


學術理論真不真,不用空口誇讚盲目崇信,是對是錯,應用就會呈現結果。


頭腦發出“有錯誤”信號後,自然系統反射來鎖定,呈現錯誤讓意識到,所以產生剛剛好看到錯誤,剛好面對錯誤,剛好求解錯誤,這都是相逢的表現,用“遇”來描述正是頭腦產生【天風姤】卦的反應。


【天風姤】,姤,遇也,表示相逢。


學生看到不及格分數,才知道結果不好,希望有辦法可以及格,這是【天風姤】的自然反應。


做事情呈現此路不通,才會承認用似是而非方法是不能解決完成的,自然產生期待有沒有其他正確的方法念頭,這也是【天風姤】的自然反應。


意識到錯誤,期待有更好的辦法改進,會促進求教、收集資料、收集經驗,把認為符合問題的,差不多可行的資料答案收集起來,準備為自己所用,這裡用“聚”形容,正是頭腦進入【澤地萃】卦的反應。


【澤地萃】,萃,聚也,表示集合。


學生知道不及格不好,想要及格,求助別人看正確答案,抄下死背,以為就懂了考題知識可以下次考式通過,靠收集正確資料而不是理解正確,就是【澤地萃】的反應表現。


做事情做到知道行不通了,比如業務員專業水準能力缺乏,洽談展示不能打動顧客,知道這個溝通方式行不通了,開始尋求別的經驗辦法,有些人從各種營銷課培訓中找方法找訣竅,用愛心關懷打動、用誠心展示給客戶,用酒桌文化、用送禮等等技巧來獲得機會,這也是【澤地萃】的反應表現,只是收集一切可能的方法,不是解決根本問題。


網上看到那些打著專業者、大師旗號的人,遇到問題自己不能解決,便到處問案,收集別人只言片語當作正確方法,去忽悠別人,原來也只是一個【澤地萃】而已。


集合正確資料、集合別人經驗,正好使用能解決眼下問題,就認為自己懂了會了,表面呈現有進步,這裡用【地風升】卦來描述頭腦的意識反應。


【地風升】,升,表達向上攀進,是頭腦對於集合抄襲資料取得“進步”的認可反應。


學生靠死記硬背的答案通過考試,表面上得到的分數提高,看上去有進步,呈現認為自己有進步了,變聰明了。


製造銷售產品,產品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味山寨其他產品,山寨又不能保證質量,為了佔有市場,製造渲染產品設計理念,誇大功能,放大賣點,收集一切可以迎合消費者需求點在營銷做文章,產生銷售認為擁有市場,都符合【地風升】思維的特點。


業務員專業知識不足,口才表達缺乏,靠借鑒模仿別人經驗手段成功銷售,用別人成功法當作自己個人業務知識素養提升,是【地風升】反應的表現。


靠集合正確資料與經驗,暫時獲得解決,認可這個自以為進步的方式,就會不停止這個撿現成的行為,只保存資料不能理解資料怎麼用,隨著事情深入發展,將發展到【澤水困】卦之反應。


【澤水困】,困,表示疲倦。


收集保存的資料因為不能理解,必然事情發展到靠拼湊借鑒已經解決不了問題,資料用不了,看不懂,想不通,而對於事情思考呈現思緒混亂無頭緒,思考耗時間越來越久,越來越不通,只會頭昏腦脹疲倦不已。


學生死記硬背應試答案有效,就慣於集合資料死記硬背,遇到論述題,靈活多變題,答案就用不上了,想到爆頭也想不到答案,再多時間想也只會思想疲憊不能找到正確突圍。


產品沒有自身的功能設計科技,一味靠仿照別人迎合市場,最後只會失去迎合機會;


業務員沒有自身素養提升,一味借鑒別人靠加強不放棄、抗壓力、增值服務等等經驗來提高業績,自身素養不能打動客戶,任何技巧都有被識破、被用到讓人煩的時候,那時候業務員施展技巧到達江郎才盡境地,疲於碰壁。


已經疲倦了,您認為只是身體在疲憊嗎,還是事情難度太高讓人疲倦?


不是事情讓您身體疲倦,是您自身的頭腦認知能量不足而疲倦運作,造成您行為能力低弱不能勝任而產生的疲倦,所以只靠不斷的集合別人經驗當作自己成功手段,就有如挖洞,越挖越深,挖成井一樣讓自己陷在深洞裡,疲倦沒有出路,就代表到達【水風井】卦的反應。


【水風井】,井,表示深洞。


頭腦集合了資料,遇到事情,頭腦收索有沒有符合的資料解決,這種在頭腦裡搜索資料的方式如挖井,挖一剷不能用丟一剷,又挖又丟,一直挖,把頭腦有的資料翻挖出來形成到無資料可挖,有如空洞。


所以,找不到嗎,想不通嗎,無能為力嗎,疲憊嗎,只是因為頭腦沒能量提供讓您力不從心而已。


已經呈現深洞什麼都沒有得到,那挖井的方式是不可行的,所以不可以不改變,頭腦這時候才會對之前集合、挖洞情況作出一個改變意識,呈現【澤火革】反應。


【澤火革】,革,代表改變。


人之所以智慧可以進化,因我們頭腦的運作機制,在錯誤行為的困局下,會啟動產生“改變”指令,所以會呈現人們有反省,有修改錯誤的表現。


學生有機會由差生進步到優等生,只要啟動改正的念頭後能正確的方式改正;


業務員工作失敗,思考改進自己的不足點,只要認識到改變不足處,就有機會展現失敗是成功之母。


啟動這個改變的念頭,是好的開始,也是另一個難關的開始,人們七情六欲,樂意幸福快樂,而滿足、輕鬆又是幸福快樂之本,如果沒有自己改錯方法的認知正確,改正錯誤容易變成阻礙自己幸福快樂,變成特別難執行的事,就好像被束縛被上刑,讓人備受煎熬,一定會產生抗拒。


所以,頭腦在經過【澤火革】反應發出改變指令後,會進入【火風鼎】的反應關卡。


【火風鼎】,鼎,刑具。


如果用錯誤方式改變,比如學生成績差想改變,想重新學懂這階段的課程,用留級生方式,用加多一個學期時間的方式來期望改變,而不是從自身的問題修正,留級到老也不會畢業,不但學懂的目的沒達到,只會因環境給他的影響連鎖反應讓他感覺有如服刑受苦抗拒學習,所以沒有幾個差生表示愛學習。


工作上,如果不執行業務能力的修補,不是每天爭取完成基礎積累,總以為時間還足夠,得過且過混日子,時間到了,目標完不成,被業績考核煎熬,被薪水煎熬了,生活被煎熬。


有些人一直錯誤方式養成錯誤習慣,得到別人指點知道錯在哪裡,知道對是怎樣表現狀態,但是如果被要求修正行為到正確,猶如被人架上刑具逼供,被火鼎烹煮一般痛苦,那都是沒有正確的改變思維認知,造成沒有正確的改變行為力。


因此,想要真正的改變,一定是先要認識錯誤產生的起因,從起源開始符合正確才會依序發展到正確,才不會修正有如入鼎而痛苦抗拒狀況。


人們也許都習慣逐流於放鬆自己,生活要放輕鬆,確實是很好的狀態,但是,序卦中本小節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如果自身沒有達到可以放輕鬆的條件,就不能放輕鬆的生活方式,做事情若放輕鬆自己的處理態度,只會似是而非,用錯過放過的方式敷衍而做,長期以往,自己認知與能力只退不進,最後的結果只有不能勝任,不能生活輕鬆。


有錯誤產生並不可怕,只要修正方式能闖過【火風鼎】的關卡,就已經朝著成功邁出一小步。


人最可怕是無知,無知於自身的所作所為的因由結果,人因需求產生所作所為,因需求更替所作所為的變化,這裡面看似簡單自然的單一選項,卻存在千萬種結果的可能性。


所以,看清楚自己真實的需求,才會產生需求合理,並找到達成需求的規範方式,這才是朝正確行為方式發展的關鍵,明白達成需求的正確方式,就知道每一個時間裡選擇做的事情是錯是對,出錯了也會馬上修正,不會因為要改錯而改錯,只會神清目明自然而做正確的事,這樣才不會在【火風鼎】反應中被控被淪陷。

評分

參與人數 2學術 +50 貢獻 +3000 銀幣 -2000 金幣 +500 龍幣 +3050 學習 +3100 收起 理由
巨蟹龍 巨門 有錯字多字現象,請改正,謝謝分享心得。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15:17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