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前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0-23 21:00: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言


前言


《傷寒論》係張仲景總結漢代以前醫學成果,參合其臨床經驗撰著的第一部理、法、方、藥俱備的醫典,從而形成我國醫學獨有的「辨證論治」理論體系。


自金?


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問世後,千百年來注釋者無慮數百家。


(包括日本漢醫)因其文字古奧,敘證簡略,大都從文字角度闡述,而少有論及如何具體運用其方。


於其內涵亦見仁見智,學術多歧,各不相侔,但都推崇備至,譽其為「方書之祖」。


名醫家張令韶特別指出《傷寒論》是治百病的全書。


他說:「書雖論傷寒,而臟腑經絡,營衛氣血,陰陽水火,寒熱虛實,靡不畢備,神而明之,千般疢難,如指諸掌。


故古人云:能醫傷寒,即能醫雜證,信非誣也。」


柯韻伯亦強調:「仲景之六經,為百病立法,傷寒雜病,治無二理,鹹歸六經節制。」


但真能全面應用《傷寒論》理、法、方、藥來治療各種病症者,實屬罕見。


鄭欽安緊緊掌握《傷寒論》之精髓,於臨證中廣泛運用其方藥於各種病症之治療,卓有成效。


著《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傷寒恆論》三書,互相發明,渾然一體,不可分割,全是臨證經驗的總結,貫穿以陰陽為總綱,萬病不出六經宗旨,不出一元真氣的學術思想。


特重陽虛陰盛之闡發,達到登峰造極。


善用大劑量薑、桂、附以回陽救逆,拯人於危。


其於陽虛辨治所積累之獨到經驗,實發前人之所未發,乃祖國醫學之瑰寶,千古一人而已!


余深服其理,運用亦多效驗。


惜年代稍久,原書已少流傳,乃決心就平日學習所得及臨床經驗,對三書加以點校,並為之闡釋。


《醫理真傳闡釋》、《醫法圓通闡釋》二書已先後問世。


出版後,日本漢醫界亦來函讚譽,如東洋醫學綜合研究所所長矢數道明將此書收入《漢方臨床叢書》,東洋醫學會副會長伊藤良譽為「填補了日本研究漢醫史缺清代傷寒學派的空白」,並對其採用書中方劑治病取得療效而感謝。


德國真仁堂康復中心去歲邀請前往講學。


臺灣、香港學者,亦累函索書。


國內識與不識者,承紛紛賜信或見訪,各方鞭策,時切於心。


國務院前古籍整理領導小組組長李老一氓,備加鼓勵,叮囑務必完成三書闡釋,俾鄭氏三書成一完璧。


因年事已高,且預為《傷寒恆論》題簽。


殷殷期許,不敢稍忘。


三年來,未遑寢息,反復考訂、修改,現已付梓,庶可稍慰李老在天之靈。


《傷寒恆論》(光緒二十年,即西元1894年刊行)鄭氏自序云:「余閱原文,頗有領悟。


茲將原文逐條一一剖析,不敢與前賢並駕,但就鄙見所及,逐條發明,雖不敢云高出手眼,此亦救世之本心,聊以補名賢之不逮。」


通觀全書,不因襲陳說,能獨抒己見,對原文疑似之處,加以糾正,而無曲解臆斷之嫌。


其最大特點是將條文緊密扣合臨床實際,切實說理,將理論與臨床密切結合起來,指導辨證、治療。


如太陽中篇13條:「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鄭氏說:「凡咽喉乾燥之人,津液已傷,豈可再行發汗以重奪其液乎?


有因下元坎中真氣衰微,不能啟真水上升而致者,法宜扶陽;


有因邪火灼其津液而致者,法宜清潤;


有因寒水逆於中,阻其胃中升騰之氣而致者,法宜行水……」他分析了各種不同情況,並示人在臨證中細心察之。


又說「若此等證皆非發汗所宜。」


這樣從臨症實際情況來論證,對治病多所啟迪,於古醫學家中未多見也。


又如少陰後篇13條:「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鄭氏認為:「按少陰病而至四逆,陽微陰盛也,其中或咳、或悸者,水氣上干也;


小便不利者,陽不化陰也;


腹痛下重,陰寒之極也。


法宜大劑回陽為是,而此以四逆散主之,吾甚不解。」


足見鄭氏不限於前人所說,敢獨抒己見,對原文疑誤之處進行辯證,並提出治法,更補仲景之所未及。


惜《傷寒恆論》文筆既簡,脫落亦多,臨應活用,尚待發明;


且未列方藥、方解,檢閱亦多不便。


今加以點校、闡釋,補明方藥,並將藥性及其應用範圍逐一講明,並參以五十年來臨證經驗以印證之。


旨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且欲保存原書全貌使之廣泛流傳,於其所不知者,則付缺如,以俟後之醫者研究。


加之學殖荒疏,錯謬之處,在所難免,尚乞海內方家,不吝指正。


我與巴蜀書社人士素不相識,但他們不隨俗風,不計經濟損失,高瞻遠矚,以宏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精心編輯審核,前幾年已將我闡釋的《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先後付梓版行。


今《傷寒恆論》闡釋甫殺青定稿,即由責任編輯接手編輯,以期早日問世。


並在適當時候擬將三書結集合訂為一冊擴版精印以饗廣大讀者,這種舉措,感佩固不僅作者一人而已也。


這套書編寫過程中,承蒙原中國中醫學會副會長、北京中醫學院教授任應秋諄諄囑余整理發揚鄭氏醫學;


原全國政協委員廖老沫沙題簽;


知名學者老友王利器教授為鄭欽安撰傳;


原西北大學校長老同學郭琦教授,以及成都中醫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侯占元,成都中醫學院教授郭子光、戴佛延,老友余行達教授,四川華西中醫藥研究所吳傳先所長的關懷和支持,謹此表示衷心感謝。


鄭氏三書之闡釋,前後歷時十五年,本書亦屢易其稿。


余妻張賜金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每一稿成,必先與之探討修訂,深得啟迪裨益;


小兒高龍、高驤參與收集、抄寫,亦多進益,當勉其潛心學習,以承家學。


唐步祺於成都槐樹齋


1993年11月30日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1%86%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5094&pid=691474&fromuid=77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13:57 , Processed in 0.08789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