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總論】
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
答曰,凡脈浮大滑動數,此名陽也。
脈沈弱濇弦微遲,此名陰也。
[脈有十種,陰陽兩分,即具五法,浮沈是脈體,大弱是脈勢,滑濇是脈氣,動弦是脈形,遲數是脈息,總是病脈而非平脈也。
脈有對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互看法,有徹底看法,如有浮即有沈,有大即有弱,有滑即有濇,有數即有遲,合之於病,則浮為在表,沈為在裏,大為有餘,弱為不足,滑為血多,濇為氣少,動為博陽,弦為博陰,數為在府,遲為在藏,此對看法也。
如浮大滑動數,脈氣之有餘者,名陽,當知其中有陽勝陰病之機,沈弱濇弦遲,脈氣之不足者,名陰,當知其中有陰勝陽病之機,此正看法也。
夫陰陽之在天地間也。
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從知隨,氣可與期,故其始,為浮為大為滑為動為數,其繼也。
反沈反弱反濇反弦反遲者,是陽消陰長之機,其病為進,其始也。
為沈為弱為濇為弦為遲,其繼也。
微浮微大微滑微動微數者,是陽進陰退之機,其病為欲愈,此反看法也。
浮為陽,如更兼大動滑數之陽脈,是為重陽,必陽盛陰虛之病矣,沈為陰,而更兼弱濇弦遲之陰脈,是為重陰,必陰盛陽虛之病矣,此為平看法,如浮而弱,浮而濇,浮而弦,浮而遲者,此陽中有陰,其人陽虛,而陰氣早伏於陽脈中也。
將有亡陽之變,當以扶陽為急務矣,如沈而大,沈而滑,沈而動,沈而數者,此陰中有陽,其人陰虛,而陽邪下陷於陰脈中也。
將有陰竭之患,當以存陰為深慮矣,此為互看法,如浮,大滑動數之脈體雖不變,然始為有力之強陽,終為無力之微陽,知陽將絕矣,沈弱濇弦遲之脈,雖喜變而為陽,如忽然暴見浮大滑動數之狀,是陰極似陽,知反照之不長,餘燼之易滅也。
是謂徹底看法,更有真陰真陽之看法,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
脈有胃氣,是知不死,所謂陰者,真藏之脈也。
脈見真藏者死,然邪氣之來也。
緊而疾,穀氣之來也。
徐而和,此又不得以遲數定陰陽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8%87%E9%9B%8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4784&pid=688869&fromuid=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