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90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0:55 | 只看該作者

韋氏提出,傷後病程遷延日久已屬晚期


雖有久病入絡,因虛致瘀,造成虛實互見之證,但總以補虛為要,根據辨證,或八珍湯平補氣血,或四物五子湯、駐景丸等補益肝腎,為防補藥滋膩和呆補不行,活血化瘀理氣之品仍不可少。


並從實踐中積累大量病例,積極探索其治療規律,反思其中經驗教訓,初步總結出本病臨床上以氣滯血瘀和氣虛血瘀者多見,並自創通用驗方外傷復明湯,以此方為基礎,治療全過程要抓住一個「瘀」字,以瘀化通,邪實可去,以通助補,補可防滯。


化瘀藥常選用桃仁、紅花、絲瓜絡、水蛭、虻蟲、三棱、莪朮等。


破血逐瘀,搜剔絡道之邪的峻烈之品則不輕易用,以防過傷正氣。


此外,病程超過半年,視力恢復甚慢或停止不前者,韋氏仍按補虛化瘀原則,但以丸劑為主,或湯丸交替服用,常用明目地黃丸加補中益氣丸益氣升陽,補腎明目,用活血通脈片或丹七片活血化瘀通脈,一補一活,各收其功,以達提高視力,鞏固療效的目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1:05 | 只看該作者

三、眼底血證宜分型論治眼底血證根據病變程度


可包括在中醫的「暴盲」、「雲霧移睛」、「視瞻昏渺」等病證範疇,現代眼底病診斷已明確,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網膜靜脈周圍炎,視盤血管炎,高度近視,老年性黃斑盤狀變性,眼外傷及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血液病等多種局部或全身病變,均可造成眼底血證。


中醫認為,凡血不循經而溢於脈外謂之出血,出血不能消散而瘀滯於某一處或血流不暢,運行受阻則稱瘀血,出血瘀血,互為因果,同屬血證,不可斷然分開。


但論及眼底,總以出血為先,瘀血在後,病理變化主要和肝、脾、心、腎四臟關係最為密切,因血液生成靠脾腎,正常運行又與心氣的推動、脾氣的統攝、肝氣的貯藏和調節息息相關。


一旦臟腑功能失調,陰陽氣血偏盛偏衰,即可誘發眼底出血。


概括出血形成病機不外四方面:(1)迫血妄行,(2)氣不攝血,(3)瘀血內阻,(4)外傷損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1:15 | 只看該作者

歸納出血原因為


因氣(氣滯、氣虛),因火(虛火、實火),因外傷,亦可在一定條件下,幾種病因互相影響起作用。


另有因痰濕、寒邪等所致,但臨床相對少見。


治療應審證求因,辨證分型,韋氏多按六型施治:1.肝鬱氣滯,瘀血內阻:常為情志所傷,氣機不利,木鬱失宣,氣滯血瘀,血溢脈外。


治宜疏肝解鬱,理氣化瘀,可用丹梔逍遙散加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1:25 | 只看該作者

2.肝鬱化火,肝火上炎


多因鬱怒過極,火熱內生,氣火上逆,血隨氣湧,迫血妄行,治宜清肝瀉火,涼血止血為主,活血化瘀為輔,方選瘀血灌睛方(《經驗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1:37 | 只看該作者

3.腎陰不足,虛火上炎


可由年老體衰,勞倦過度,長期心情緊張或恐懼不安等造成腎精虧損,陰不制陽,肝陽上亢,陰虛火旺,迫血妄行。


治宜滋陰平肝潛陽,涼血化瘀明目。


應投天麻鉤藤飲或杞菊地黃湯化裁加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1:49 | 只看該作者

4.心陰虧損,虛火妄動


多為勞心過度,陰虛火動,熱迫血溢所致,治宜涼血養血,滋陰降火。


方用滋陰降火四物湯(《經驗選》),若火熱復傷陰津,反復出血,可用眼底出血三方(《經驗選》),滋陰益氣,活血化瘀,清心明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1:58 | 只看該作者

5.脾虛不攝,血溢脈外


常因思慮、勞倦、傷食太過,中土受損,脾氣虛弱,血失統攝,血不循經所致,治宜健脾益氣,養血止血,可投歸脾湯加味,若屬氣血雙虧,可用八珍湯加味,氣血雙補,祛瘀生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2:09 | 只看該作者

6.外傷損絡,血流脈外


可投除風益損湯化裁,養血祛風,涼血止血化瘀。


眼底出血在全身症狀不明顯時也可依據病程長短、發病緩急、出血程度,分期論治。


因出血原因復雜,又多涉及全身疾病,故眼底血症局部辨病明確後,應詳詢細察,注意全身情況,結合體質、年齡等指導用藥,切忌一孔之見,見血止血,忽視全身。


如糖尿病性眼底出血,益氣養陰藥常不應忽視,有高血壓病者,平肝潛陽藥不可不加。


唐容川在《血證論》「吐血」一節中提出的通治血證之大綱:先止血,次消瘀,繼寧血,終補血等四個步驟,可供臨床參考。


具體用藥韋氏主張早期以清熱涼血止血為主,適加活血理氣消瘀之品,以防有留瘀之弊,應避免過早投用活血峻品,否則舊血不消,新血復出,反會欲速不達。


若初期出血量大勢猛,應急治其標,塞其流,遏其勢,可加強炭類藥的應用,取其出血「見黑則止」。


並應儘量減少體力活動,靜養雙目,靜則生陰,動則擾陽,陽動則血行不安,止血不易。


韋氏特別指出,炭類藥不宜過多,更不宜久服,因炭類藥性燥,大量久服易生燥傷陰化火,反會灼傷脈絡,引起反復出血。


病至中期,眼底積血未消,瘀血未去,新血不生,血脈不通可致再度出血,故治療總以活血化瘀為主。


後期出血已止,若瘀血積久不化,多屬日久血虛,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母病及子可致氣虛,氣虛帥血無力,又致瘀血不易消散。


治療應扶正祛邪,通補並用,做到化瘀不傷正,扶正助瘀消。


韋氏認為瘀血久留尚可干著難消,陰血虧損又使脈道失血不潤,故適當加用地黃、阿膠、麥冬等滋陰濡潤之品有利瘀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2:21 | 只看該作者

韋氏在血證選藥方面亦有自己獨到見解


韋氏經驗,槐花清熱涼血止血,又可降低血壓及改善毛細血管脆性,常用於老年性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


白芨補肺收斂止血,適合青年人視網膜靜脈周圍炎及外傷眼底出血,研末沖服收效快;


茺蔚子活血化瘀兼能涼肝明目,肝鬱化火或肝陽上亢的血熱妄行常可加用;


三七活血散瘀,止血不留瘀,近年研究,還有扶正強身作用,故無論各型各期均可研末沖服;


火麻仁潤腸通便,瀉下之功遜於硝黃,但潤腸之效又非硝黃所能及,對於血瘀伴腸燥津枯患者較為適宜,惟脾虛便溏者當慎用;


牛膝治血又善引血下行,兼能補肝腎,各期出血均可選用;


大黃既是氣藥,又入血分,唐容川稱其「止血而不瘀,尤為妙藥」,取其降氣即以降血,通腑導熱下行,早期出血後實熱之證可用之。


但年老體衰、婦女經期、妊娠,及脾虛陰虧之體忌用。


總之,無論分型定主方,還是分期立法方藥,臨床不可囿於一法一方,應法隨證變,方隨法調,有方有藥。


此正是中醫辨證論治的精華所在。


1963年5月初,韋氏隨父代表中醫眼科界,參加某某國家主席的眼病會診,患者右眼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眼底出血廣泛,視力近失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2:32 | 只看該作者

分析病情


患者年高70,處理國事日理萬機,思慮過度,心神過勞,勞傷心脾,心陰不足,心火上炎,灼傷脈絡,血溢脈外而致暴盲。


治宜滋陰降火,平肝明目,輔以活血破瘀,涼血止血之法。


方用墮血明目飲合滋陰降火四物湯化裁加減。


方中炒知柏各9克,生地、元參各15克,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石決明20克先煎,白蒺藜10克平肝清熱明目;


槐花、藕節炭涼血止血,丹參、赤芍、川芎、歸尾活血化瘀;


年老正氣虛衰,故加黨參益氣扶正。


服藥20劑後視力進步,出血部分吸收,隨後父女相互切磋,共同商定改用清心涼血,滋補肝腎之法,以石斛夜光丸為基本方,加阿膠、絲瓜絡、三七粉適量,煉蜜為丸,每丸6克,日服三次,每服1丸,最後視力恢復至08,眼底出血全部吸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2:45 | 只看該作者

四、角膜潰瘍應明辨虛實韋氏認為角膜潰瘍主要是由於風熱無制所引起


而陰虛火旺,虛火上炎亦可發生本病。


白睛屬肺,黑睛屬肝,如肝肺有熱,風邪外侵,風熱毒邪相搏,上乘於目,則為「花翳白陷」;


熱毒深入,風熱壅盛,肝胃實火上攻,而成「凝脂翳」;


若肝膽實熱,鬱而化火,上灼風輪,神水混濁,則為「黃膜上衝」。


凡人憤悶不平,或受六淫之邪,氣不宣暢,均能傳變及肝,使黑睛凝脂白陷。


對於異物入睛,韋氏強調切不可揉擦,否則一有破損,邪毒內攻,若變「凝脂」和「黃膜上衝」,則較難治。


證屬風熱壅盛,法當祛風清熱為主,滋陰活血、退翳明目為輔,常用自訂經驗方,紅腫翳障方(生地15克,石決明25克,赤石脂、炒白朮、赤芍、夏枯草、黃芩、密蒙花各9克,白芷、川芎各6克,細辛、甘草各3克)或羌活勝風湯加減;


眵多淚少,眉棱骨痛為肝膽火熾,風邪熱毒上竄,應以瀉火解毒,清肝活血為主,常用自訂紅腫痛經驗方(柴胡、黃芩、枳殼各6克、生地20克、赤芍、夏枯草各10克、川芎5克、薄荷45克、生大黃9克)或龍膽瀉肝湯加減;


熱從火化,畏光,澀痛加重,大便燥結,急宜通腑,使熱毒下行,方用瀉火解毒方(生大黃12克、玄明粉9克、炒枳殼45克),熱毒已解,口乾舌紅,脈細而數,證屬陰虛火旺,法當滋陰降火,平補肝腎,常用知柏地黃湯(丸)。


後期,風熄熱退,或風熱基本已退,黑睛留有翳障,改用退翳明目,或兼活血,選用新老翳障經驗方(密蒙花、當歸、刺蒺藜、地骨皮、瓜蔞仁各9克;


蟬衣、薄荷、川芎各3克;


木賊草、川楝子各6克;


石決明25克;


生地15克;


白菊花、羌活各45克)、四物退翳湯或明目蒺藜丸。


總之韋氏認為,本病多數屬實證,對於病急勢猛,必須上病下治,用釜底抽薪法,瀉其熱毒,以利病機轉化。


眼病以熱盛為多,加之常用風藥辛燥,二者均易導致傷陰,故須適當選加生地、玄參以滋陰。


久病正虛,或久服苦寒而傷中氣,或年老體弱,熱毒方盛,正氣已衰,潰瘍久不癒合,用黨參、白朮、黃耆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23:22:54 | 只看該作者

五、嬰幼眼病重視望診韋氏認為小兒眼病應重視望診


因小兒每怯生人,不能正確訴說病情,嬰幼病兒不會言語,初見生人更易神慌啼哭,手足不安,脈之本象很難明瞭。


病史、病況只能依靠父母間接提供。


小兒肌膚嬌嫩,反應靈敏,臟腑病證每能形諸於外,比成人更為明顯。


說明小兒「皆以望面色,審苗竅為主」是有實際意義的。


韋氏多年勤於臨床,擅長治療小兒青盲,望診強調察目辨指紋。


目病望診首先觀察神態、頭位、面容、目之開合形狀,抬頭睜眼仰望之勢多屬黑蒙不明三光,低頭垂目尋物之態多為仍有殘存光感或手動,歪頭偏視可為熱性病後風熱之邪上攻於目,眼肌受腡或能遠怯近,能近怯遠日久失治;


或外傷所致。


二目無神或久視無力,不願多睜眼屬肝血不足,脾氣偏弱。


凡內障眼病初診必詳查眼底,無法合作患兒均散瞳並暫時全麻檢查,辨病明確後再結合全身證候理法方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1:28:16 | 只看該作者

指紋是兩手虎口直到食指內側的橈側淺靜脈


可分風、氣,命三關。


清代陳復正所著《幼幼集成》「指紋切要」一節中指出:「小兒自彌月而至於三歲。


猶未可以切診。


非無脈可診。


蓋診之難。


而虛實不易定也。


……不若以指紋之可見者。


與面色病候相印證。


此亦中醫望切兩兼之意也」。


《目經大成》提出:「小兒五歲以下脈診不定,惟看虎口食指紋色。


說明古代醫家無論是兒科或眼科,都注意到小兒指紋對診病的價值。


現代醫家60年代後曾對小兒指紋進行過系統研究和觀察,證實古人所言浮沉主表裡,顏色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測輕重等有一定臨床意義。


韋氏對3歲以下小兒常結合四診合參驗指紋,如小兒視神經萎縮,指紋以青紫多見,青色主風,肝為風木之臟,主筋、開竅於目,其華在爪,肝經有熱或木鬱不達,疏泄失職,玄府鬱閉,氣血不能榮目養筋,故青盲不見,指紋血絡失其本色泛青。


指紋色紫屬熱或瘀,紫而兼青,可因肝氣橫逆犯脾,脾氣壅遏所致,指紋推之活動流暢為淡,但非色澤之淡,是言中氣怯弱,氣血不足,多因中焦阻抑日久,運化失職,後天失養,其他紅、黃、黑、白顏色指紋本病極少見。


至於三關,少數急性熱病後雙目失明患兒偶見青紫透視命關,多預後不良,大多本病患兒以風關或氣關指紋多見。


故小兒青盲指紋早期以青紫透見風關或氣關為多,晚期以氣關紋淡為多。


但臨床並非絕對,應結合全身情況綜合判斷才更可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1:28:40 | 只看該作者

如診治一例女孩楊某


3歲半,流腦高燒抽風昏迷26天後雙目失明一個月,初診瞼廢遮瞳,右瞼裂3毫米,左瞼裂5毫米,目偏視,睛珠不能轉動,瞳散神煩,四肢顫抖,脈弦數,指紋青紫透現氣關,舌質絳。


眼底視乳頭蒼白,動脈細,辨病為雙視神經萎縮,雙動眼神經麻痹。


辨證屬肝經風熱證,是溫熱病後,熱邪阻竅,玄府鬱閉,目竅失養而雙目青盲。


熱病傷陰耗液,筋脈失養,肢體顫抖。


脈絡空虛,風邪乘虛而侵,中邪之處血脈渙散,遂致瞼廢、目偏視。


急用清熱解毒,熄風通絡,芳香開竅之法,方用鉤藤熄風飲加減:銀花9克、連翹6克、白僵蠶9克、全蠍3克、鉤藤5克後下,地龍3克、薄荷3克後下,葛根6克、防風3克、黃芩3克,水煎服每日1劑,並服局方至寶丹每日3克,溫水調服。


7日後因大便乾燥將至寶丹改為紫雪丹每日3克,連服14劑後症狀悉減,能見室外人和車,仍按原方去黃芩、薄荷,加牛膝3克、桑寄生6克、伸筋草6克,補肝腎,健筋骨,通經脈,續服14劑,並服紫血丹,每日3克。


藥後視力1尺遠已能撿取1毫米×1毫米大彩色棉絮團,活動如正常小兒,瞼裂大小正常,眼球轉動靈活,四肢顫抖已消,惟下肢活動欠靈,又以湯劑原方再服10劑,鞏固療效,以善其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1:29:2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一、匐行性角膜潰瘍合併前房積膿案王某某,男,59歲,門診號:262728。


初診日期:1978年5月10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1:29:35 | 只看該作者

主訴


左眼視物模糊伴疼痛,流淚4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1:29:47 | 只看該作者

病史


4天前割菜時雜草紮傷左眼,並用臟手揉眼,當晚左眼痛,翌晨症狀加重伴流淚,即去某醫院求治,給抗生素眼藥水每日數次點眼,因眼病加重伴劇烈偏頭痛,視物不清來我院門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1:30:01 | 只看該作者

檢查


左眼視力僅能數指,眼瞼稍腫,眼球壓痛明顯,熱淚如湯,球結膜重度充血水腫,角膜正中灰白潰瘍面達5毫米×6毫米大,伴有膿脂樣沉著物,前房積膿占其2/3面積,瞳孔被遮。


左側頭痛如劈,口乾喜冷飲,大便乾結,舌質紅苔黃膩,脈洪大有力且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1:30:12 | 只看該作者

診斷


左凝脂翳、黃液上衝(左匐行性角膜潰瘍合併前房積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1:30:22 | 只看該作者

辨證


邪毒侵襲黑睛,毒熱壅盛,肝經積熱,內外合邪,上攻黑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7 10:2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