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痰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8-19 10:3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痰飲

 

內經止有積飲之說。本無痰飲之名。兩漢以前謂之淡飲。仲景始分痰飲。因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之義。而立大小青龍半夏苓桂術甘腎氣等湯。以及內飲外飲諸法。可謂闡發前賢。獨超千古。與後人所立風痰濕痰熱痰酒痰食痰之法迥異。總之痰飲之作。必由元氣虧乏。及陰盛陽衰而起。以致津液凝滯。不能輸布。留於胸中。水之清者悉變為濁。水積陰則為飲。飲凝陽則為痰。若果真元充足。胃強脾健。則飲食不失其度。營運不停其機。

 

何痰飲之有。故仲景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乃後人不知痰飲之義。妄用滾痰丸。茯苓丸。消痰破氣。或滋填膩補等法。大傷脾胃。堆砌助濁。其於仲景痰飲之法。豈不大相乖謬乎。然痰與飲。雖為同類。而實有陰陽之別。陽盛陰虛。則水氣凝而為痰。陰盛陽虛。則水氣溢而為飲。故王晉三先生取仲景之小半夏茯苓。及外台飲三湯。從脾胃二經分痰飲立治法。而先生

 

又取仲景之苓桂術甘。外台茯苓飲。腎氣丸。真武湯。分內飲外飲治法。而於痰飲之症。無遺蘊矣。

 

愚歷考先生治痰飲之法。則

 

又有不止於此者。然而病變有不同。

 

治法亦有異。如脾腎陽虛。膀胱氣化不通者。取仲景之苓桂朮甘湯。茯苓飲。腎氣真武等法。以理陽通陽。及固下益腎。轉旋運脾為主。如外寒引動宿飲上逆。及膀胱氣化不通。飲逆肺氣不降者。以小青龍合越婢等法。開太陽膀胱為主。如飲邪伏於經絡。及中虛濕熱成痰者。則有川烏蜀漆之溫經通絡。外台茯苓飲去甘草。少佐苦辛清滲理濕之法。其飲邪上衝膻中。及懸飲流入胃中而為病者。

 

又有薑附南星菖蒲旋覆川椒等。驅飲開濁。辛通陽氣等法。絲絲入扣。一以貫之。病情治法。胸有成竹矣。

 

非深於得道者。其孰能之。(鄒滋九)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8 ... 6%AB%E6%A1%88/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8 收起 理由
巨門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4 01:53 , Processed in 0.09374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