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7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吐蛔】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8-18 18:23: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吐蛔

 

吐蛔

 

王 厥陰吐蛔。寒熱乾嘔。心胸格拒。舌黑。渴不欲飲。極重之症。(胃虛肝乘)

 

烏梅肉(一錢半) 桂枝木(一錢) 炒黑川椒(四分) 白芍(一錢) 小川連(三分) 黃芩(一錢)

 

生淡乾薑(一錢)

 

席 脈右歇。舌白渴飲。脘中痞熱。多嘔逆稠痰。曾吐蛔蟲。此伏暑濕。皆傷氣分。邪自裡發。神欲昏冒。濕邪不運。自利黏痰。議進瀉心法。半夏瀉心湯。

 

又 凡蛔蟲上下出者。皆屬厥陰乘犯陽明。內風入胃。嘔吐痰涎濁沫。如仲景厥陰篇中。先厥後熱同例。試論寒熱後。全無汗解。謂至陰伏邪既深。焉能隔越諸經以達陽分。閱醫藥方。

 

初用治肺胃。後用溫膽茯苓飲。但和胃治痰。與深伏厥陰之邪未達。前進瀉心湯。苦可去濕。

 

辛以通痞。仍在上中。服後胸中稍舒。逾時稍寐。寐醒嘔吐濁痰。有黃黑之形。大凡色帶青黑。

 

必系胃底腸中逆涌而出。老年衝脈既衰。所謂衝脈動。則諸脈皆逆。自述嘔吐之時。周身牽引。直至足心。其陰陽蹺維。不得自固。斷斷然矣。

 

仲景於半表半裡之邪。必用柴芩。今上下格拒。當以桂枝黃連湯為法。參以厥陰引經。為通裡之使。俾沖得緩。繼進通補陽明。此為治厥陰章旨。

 

淡乾薑 桂枝 川椒 烏梅 川連 細辛 茯苓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8 ... 6%AB%E6%A1%88/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8 收起 理由
巨門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4 14:11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