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三才 於 2013-8-11 10:19 編輯
【漢語大詞典●玷】
①[diànㄉㄧㄢˋ]
[『廣韻』多忝切,上忝,端。]
1.玉的斑點,瑕疵。
『詩·大雅·抑』:“白圭之玷,尙可磨也。”
南朝宋何承天『重答顏永嘉書』:“夫良玉時玷,賤夫指其瑕;望舒抱魄,野人睨其缺,豈伊好辯?”
唐孟浩然『陪張丞相登荊城樓』詩:“白璧無瑕玷,靑松有歲寒。”
2.比喩缺點;
恥辱。
『詩·大雅·召旻』:“臯臯訿訿,曾不知其玷。”
『後漢書·陳蕃傳』:“<李膺、杜密、范滂等>正身無玷,死心社稷。”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姪以爲玷,陰教群乞窘辱之,乃絶。”
魯迅『且介亭雜文·儒術』:“劉祁之未嘗決死如王若虛,固爲一生大玷。”
3.玷汙,汙辱。
『文選·班固〈幽通賦〉』:“匪黨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
李善注引曹大家曰:“庶此異行不玷先人之道也。”
南朝宋鮑照『代白頭吟』:“食苗實碩鼠,玷白信蒼蠅。”
唐劉知幾『史通·雜說上』:“成微婉之深累,玷良直之高範,不其惜乎?”
淸孔尙任『桃花扇·鬨丁』:“辱人賤行,玷庠序,愧班聯。”
4.猶忝。
自謙之詞。
唐杜甫『春日江村』詩之三:“豈知牙齒落,名玷薦賢中。”
宋蘇軾『潁州到任謝執政啟』:“入參兩禁,每玷北扉之榮。”
元盧亘『賀正旦表』:“臣等久玷中書,肅承內治。”
玷②[diānㄉㄧㄢ]
[『集韻』丁兼切,平沾,端。]
以手稱物。
參見“玷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