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行動困難】
長春中醫學院教授 肖永林 王X X,男,39歲,1979年9月來診。
該患於2個月前開始膝關節疼痛,漸至踝、髖,以至四肢各關節皆痛。
本人為農村大隊赤腳醫生,中醫、西醫皆略通曉。
先用西藥,後用中藥,療效不佳,且反越來越重。
故柱拐前來求治。
詢其病程經過,言於2個月前(夏季)常於河水中野浴及捕魚。
一日,正值陰雨天,回家後當晚即覺兩腿發滯,沉重不靈,行動略感不便。
初起尚未在意,以後日甚一日,兩膝關節處開始疼痛,且見腫脹。
當即服用炎痛喜康,初用效果很好,數日後效果越來越差。
疼痛自膝部延及踝、足趾、腰髖以及上肢諸關節。
又服用大、小活絡丹,風濕骨痛片,外貼風濕止痛膏等效也不顯。
自己用了幾劑獨活寄生湯,同時服用虎骨酒,不但不效,反而愈來愈重。
現在行路已很困難,必須柱拐蹣跚而行。
視其舌象,見其舌質紅,舌苔黃白相兼,厚而黏膩。
心中頓覺恍然,知其證係濕熱為患,乃濕熱痹證。
細詢其症情,果然關節疼痛之處(特別是膝關節)不唯腫脹沉重,且有熱感。
筋脈拘急,行動不便。
心中煩熱,口中黏膩,渴而不欲飲,痞悶不饑,食欲減退,食後作脹。
小便赤澀而熱。
患者自覺全身沉重懶墮,發熱,時有汗出。
綜觀諸症,其為濕熱痹已無異。
為其書《溫病條辨》之宣痹湯與三妙散加減,以清利濕熱,疏通經絡。
藥用:梔子15g,連翹15g,滑石30g,蠶砂10g,蒼朮20g,薏苡仁50g,黃柏15g,牛膝15g,漢防己15g,片薑黃15g,赤小豆50g(自備)。
2劑後,覺關節疼痛減輕、筋脈舒展、活動靈便,心中煩熱及關節之熱感皆輕,小便已不如從前之赤澀而熱,舌苔也漸化。
效不更方,又3劑後,效果更為明顯。
又自己連服5劑,諸症全消,行動靈便,食欲增加,舌苔完全退淨,一切恢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