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症匯●卷之三面】 又云:有人患面上生瘡,瘡上現五色者,即用鹽湯浸綿榻瘡上,五六度即愈。
〔源按〕經云: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此症瘡見五色,乃熱中有寒也。
鹽能清火解毒,凡煎鹽用皂角收之,所以鹽味微辛,辛能散寒搜風,故愈。
丁志云:臨川有瘤生頰間,癢不可忍,每以火炙則差止,已而復然,苦甚。
一醫告之曰:此真虱瘤也,當剖而出之。
取油紙圍頂上,然後施砭,瘤方破,小虱涌出無數。
最後一白一黑,兩大虱皆如豆殼,中空空無血,與頰肉了不相干,略無瘢痕,但瘤所障處正白耳。
張德俊云:頃年和 ,余杭人,將赴官。
因蒸降真木犀香,自開甑,面撲甑上,為熱氣所熏,面部浮腫,口眼皆為之閉。
更數醫莫能治,最後一醫云:古無此症,請以意療之,於是取寺僧久用炊布,燒灰成性,隨敷隨消,不半日而愈。
蓋以炊布受湯上氣多,反用以出毒,亦猶以鹽水取咸味爾,醫者之智亦可喜。
全浙夫人,忽一日面上生黑斑數點,數日後,滿面俱黑,遍醫治不效。
忽過一草澤醫云:夫人中食毒,治之一月平復。
後校其方,止用生薑汁服之。
問其故,云:夫人日食斑鳩,蓋此物常食半夏苗耳,是以中毒,故用生薑以解之。
羅謙甫治一婦,年幾三十,憂思不已,飲食失節,脾胃有傷,面色黧黑不澤,環唇尤甚。
心懸如飢狀。又不欲食,氣短而促。
大抵心肺在上,行榮衛而光澤於外,宜顯而不藏。
肝腎在下,養筋骨而強於內,當隱而不見。
脾胃在中,主傳化精微,以灌四旁,沖和而不息,其氣一傷,則四臟失所,憂思不已,氣結而不行。
飲食失節,氣耗而不足。
使陰氣上溢於陽中,故黑色見於面。
又經云:脾氣通於口,其華在唇。今水來侮土,故黑色見於唇。
此陰陽相反,病之逆也。
上古天真論云:陽明脈衰於上,面始黑,故知陽明之氣不足,非助陽明生發之劑,無以復其色。故以沖和順氣湯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