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7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眷村菜】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4-13 11:57: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4-13 16:35 編輯

眷村菜

 

眷村是指從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在政府規劃下的軍眷住宅,例如高雄市鳳山區因是陸軍官校、步校的所在地,就曾是全台最多眷村的地方。

 

而在這地小人稠的眷村中,由於住著來自中國大陸不同省份的軍人及眷屬,因此包容著不同的族群、語言、文化、宗教信仰,在加上大部分時間的軍人都需待在軍隊中,使得住在眷村中的婆婆媽媽們,在當時物質缺乏的情況下,需變出一道道不同的料理來餵飽孩子們,所以透過眷村家戶緊挨,眷村中的婆婆媽媽們,大家教學相長,相互傳授,日子久了,無論是北方麵食、南方江浙菜,都能做出匯集南北精華的一道道具有平民、家常、創意風格的眷村菜,簡單的說,眷村菜其實就是台灣最早的「創意料理」。

 

在物資缺乏的年代,眷村媽媽以家中現有的食材,做出最大的變化,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風格,最大特色就是「吃得飽、吃得滿足,吃得再多也不會膩。」

 

所以從眷村菜還可以看到眷村媽媽的儉約及當時環境的刻苦。

 

加上當時政府固定會配給,例如當時配給的美援物資中有黃豆,在家上政府固定配給的罐頭,於是既然能吃就不能浪費,所以眷村媽媽就以黃豆來燉罐頭牛肉,傳下來就成了一道眷村名菜。

 

也由於政府固定會配給鹽、油、麵粉,也讓眷村菜重鹹重油、麵類居多。

 

基本上眷村菜的特色:1、一定有滷味,因為滷過的東西可以存放的久些,而且只要稍微加熱後就可食用。

 

2、一定有大鍋煮(砂鍋)。

 

3、如果是北方來的,一定會有麻醬麵等麵食。

 

4、自家風乾的臘肉也是眷村特色之一。

 

但隨著台灣生活水準的提高,全台各地眷村逐漸拆除後,眷村菜成了台灣特殊時空背景下的集體回憶,不但大陸吃不到,其他華人地區也沒有。

 

不管是越來越多的眷村餐廳,還是超商的眷村便當,現下都已成為流行文化新印記,而非當年的老味道。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118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3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7 12:01 , Processed in 0.07811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