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布子】 臺灣的地方特產之一,是採取破布子的成熟果實製成的小菜。
破布子作法有兩種,一為塊狀,一為粒狀:將破布子果實洗淨、去蒂,在鍋中煮熟,撈起瀝乾,加入醬油、冰糖、薑蒜等佐料攪拌,壓縮成塊狀;
粒狀之作法相同,煮好瀝乾後加入佐料後,不要壓縮,以保持顆粒狀。
製成的破布子,可直接佐飯吃,也可以蒸煮、蒸肉、煎蛋,都別有風味。
破布子性味苦、微澀,《本草綱目》記載,破布子有治療子宮炎、久年傷、胃出血的功效;
民間一般認為破布子能健胃、開脾,以它的果實醃製為食品,作為佐飯的小菜。
1932年(昭和7年)連雅堂撰寫的《雅言》指出日治時期臺南府城的人就以破布子來配飯,以破布子「入鍋,下鹽煮之,粘合如膠,可佐飯。
又與豆腐同煮,濃淡得中。」
又說臺南人多吃黃檨(芒果),引起胃部痙攣,「食破布子則愈(痊癒)」。
這就是民間有關破布子可為芒果解毒的說法。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的研究人員指出,芒果過敏原是『間苯二酚類』,存在於果皮裡,只要芒果完熟,就不會引發過敏。
因此,用破布子來為芒果「解毒」,是並沒有根據的。
破布子為紫草科,破布子屬,俗稱「樹子仔」。
每年6-7月間果實成熟呈黃橙色,即可採收。
臺灣最大產區為臺南縣(註1)左鎮、玉井、龍崎等鄉鎮(註2)。
左鎮鄉(註3)每年6月舉辦「白堊節」時都以破布子做為招牌菜,鄉農會研發破布子丸、破布子漬、破布子茶,以及破布子食譜,破布子因此以左鎮而聞名。
嘉義縣大埔、義竹,南投縣集集等地也都有出產,這些農會都有破布子加工產品作為鄉土特產。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6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