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潮州池靈宮】 (屏東縣潮州鎮~)位於屏東縣潮州鎮光林路25號的池靈宮,主祀池府千歲,由於信徒眾多,香火鼎盛,是潮州地區遠近馳名的廟宇之一,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廟宇沿革】池靈宮緣起於可溯自清朝末年,當時仙林庄有位居民外出至後塭仔(今林邊)謀生,在中午休息時,忽夢見池王顯化指示,希望這位居民能在仙林庄行醫救世,但由於他當時生活艱苦,於是他回到仙林庄,只能搭一間茅舍供奉池王爺。
至民國五十年間,奉祀池王爺的善男信女倡導重建廟宇,並成立管理委員會,推選吳明善為主任委員。
到了民國八十一年(西元1992年)提議重建池靈宮,於民國八十三年(西元1994年)三月落成迄今。
【祀神傳說】台灣的民間信仰中,除了信仰天上聖母媽祖娘娘外,另一個相當強勢的信仰就是王爺公。
奉祀王爺公的廟宇,從民國七年(西元1918年)開始就向政府登記的,就佔全部寺廟13.59%,等於每七間廟宇就有一間是信奉王爺的廟宇,可說是全台之冠。
通常這些信奉王爺的廟宇,「王爺」都只冠上姓氏,而不稱其名,稱為「某府王爺」或「某府千歲」,據說共有三百六十進士而化身的王爺,共一百三十二姓。
而若是三個王爺或五個王爺合祀在一起,則稱為「三府王爺」、「五府千歲」等。
而池府千歲正是五府千歲中的二王池夢彪,相傳在隋末時,池夢彪與李大亮、吳孝寬、朱叔裕、范承業四人,由於當時楊廣荒淫無道,使百姓民不聊生,五人不惜變賣家私,賑濟百姓,並結為生死之交,執起干戈,保衛家邦。
之後五人投效唐高祖,因助唐開國有功,授封中郎將、折衝都尉。
貞觀十七年(西元643年),隨唐太宗親征高麗國(即後來的韓國),勢如破竹,又加封為宣威將軍。
池府千歲昇化後,玉皇上帝膺封顯秩,敕「代天巡狩」,坐勇王船,巡狩四方,歷代褒祀,六月十八日為聖誕千秋,並與其他四王共尊為「五府千歲」。
【特色】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日為池府千歲聖誕千秋,是池靈宮最隆重的祭祀與酬神節日,會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