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關廟山西宮】 位於台南縣(註1)關廟鄉(註2)的「山西宮」,創建於明鄭時期,當時漢人自台江內海(今安平),溯行新港溪(今鹽水溪)至上游許寬溪(今許縣溪)進入新豐里,開墾當時稱「香洋仔」的聚落(明鄭氏臺灣軍備圖上記載之小香洋民社),並築弼衣潭(今之大潭)蓄水灌田,因得水利之助,很早就發展出聚落,居民為求民安雨順,即建土屋葺茅堂宇供奉關聖帝君,也就將當時關帝廟附近的街道命名為「關帝廟街」,未久,該街又與「舊社街」合併,統稱曰「關帝廟街」。
據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歲貢生陳文達編纂的《台灣縣志‧卷九》寺廟條云:「在新豐里關帝廟,偽時建」,文中所指的「關帝廟」即今關廟鄉(註2)的山西宮。
之後於清康熙五十七年(西元1718年)重建堂宇,至清乾隆二十七年(西元1762年)由知府蔣允焄創建正式廟宇,越三年竣工完成。
道光二十四年(西元1844年)發生「郭光侯事件」,關帝廟前後兩殿遭焚毀,於是在清道光二十六年(西元1846年)重建,歷時兩年完工。
清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五月一日又遇大地震,除中殿外,其他受災倒圯,至咸豐五年(西元1855年)重修,至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完成。
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再因地震傾圯,至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修建完成。
民國元年(西元1911年),台灣時值日治時期,關帝廟再次修建,民國三年(西元1913年)完工。
民國九年(西元1920年),關帝廟街因施行市街庄制度,改稱為「關廟庄」,光復後沿用舊稱,改為「關廟鄉(註2)」。
民國二十二(西元1933年)擴建,舊廟現存之龍柱、壁堵之石雕、前殿蜘蛛結網木雕、兩側鐘鼓樓皆於當時施工築造。
民國六十三年(西元1974年)經信徒代表大會決議重建新廟,同年農曆九月十五日破土,並將舊廟宇遷建在新殿之北鄰,完整保存舊廟本殿,舊廟址隨即闢為武聖廣場,用於香客停車及民眾閒憩之處,新殿於民國七十一年(西元1982年)十二月八日竣工完成。
山西宮分為新廟與舊廟兩部份,新廟採華北式建築,宮內頂上、牆上均刻繪各種華麗藻飾及龍鳳呈祥之物,更刻滿歷代先賢忠孝節義的典範,還禮聘潘麗水大師精繪廟門神彩畫、壁畫。
大殿內主祀關聖帝君,配祀馬使爺、註生娘娘、司命灶君及福德正神,大殿二樓為靈霄寶殿,同祀玉皇大帝,並配祀北斗星君、南斗星君。
而前殿二樓同祀觀世音菩薩,並配祀天上聖母媽祖娘娘、東嶽大帝,前殿三樓為孔子殿,尊祀至聖先師孔子。
而舊廟兩側廟房早已拆除,僅保存正殿,除匾額、柱聯、木聯、石碑、石獅外,現為太歲殿,主祀斗姥元君及六十尊太歲星君,並配祀月下老人及彌勒財神。
雖說每個村莊都有屬於自己的村廟,山西宮亦是屬於這類型的「地方公廟」,只是以廟為鄉名的卻不多,所以山西宮不僅是該村的村廟,更可以說是全關廟鄉(註2)居民的共同信仰中心。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3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