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五年理蕃計畫】 1910-1915年臺灣總督府對原住民採取武力鎮壓的行動綱領。
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任內,先是於1909年(明治42年),在民政局設「蕃務本署」,並在各州廳設蕃務課,為即將進行的理蕃事業預作準備;
1910年擬定「五年理蕃計畫」,編列1630萬圓經費,企圖以武力鎮壓的手段,迫使全臺灣的原住民歸順。
計畫預定在第一、二年完成「北蕃」的掃蕩,同時全面地向前推進隘勇線;
在南部地方,則先進行安撫及調查,並開闢道路以供未來武力掃蕩之用。
第三年重點在全力攻擊「太魯閣蕃」。
第四年起,針對南部、東部進行全面掃蕩,並打通東西向橫貫道路,建立開發東部的運輸幹線。
第五年將隘勇線改建成永久性道路。
實際的執行,則是從1910年4月起,先以武力掃蕩「北蕃」泰雅族,但卻遭遇超乎預期的反抗,多次動用龐大兵力,1914年(大正3年)發動「太魯閣蕃討伐戰」更是空前大動員,以致延誤期程,因此其後在南部、東部的行動都只能草草結束。
「太魯閣蕃討伐戰」中,高齡70的佐久間左馬太親赴戰場督陣。
戰爭結束後,佐久間總督還於9月19日前往日本,向明治天皇報告「理番」事業完成,不久即卸下總督一職。
1915年7月,繼任的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廢除「蕃務本署」,將山地行政改歸警察本署的「理蕃課」管轄,結束以武力討伐原住民的理蕃政策。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