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我本善良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欒城 三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81#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2:08:19 | 只看該作者

欒城三集卷十 記四首


【藏書室記】

 

予幼師事先君,聽其言,觀其行事。

 

今老矣,猶志其一二。

 

先君平居不治生業,有田一廛,無衣食之憂,有書數千卷,手緝而校之,以遺子孫,曰:讀是,內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

 

此孔氏之遺法也。

 

先君之遺言,今猶在耳。

 

其遺書在櫝,將複以遺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蓋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於灑掃應對進退,及其安之,然後申之以弦歌,廣之以讀書。

 

曰:道在是矣。

 

仁者見之,斯以為仁;

 

智者見之,斯以為智矣。

 

顏、閔由是以得其德,予、賜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

 

譬如農夫墾田,以植草木,小大長短,甘辛鹹苦,皆其性也,吾無加損焉,能養而不傷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學也。

 

如孔子猶養之以學而後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學,學者必由讀書。

 

傅說之詔其君,亦曰:學於古訓,乃有獲。

 

念終始典於學,厥德修罔覺。

 

而況餘人乎?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於學,嘗謂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孔子非之曰:汝聞六言六蔽矣乎?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好智不好學,其蔽也蕩;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凡學而不讀書者,皆子路也。

 

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敗,與所遇之可否,未有不為病者。

 

雖然,孔子嘗語子貢矣,曰: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歟?

 

曰:然。

 

非歟?

 

曰:非也。

 

予一以貫之。

 

一以貫之,非多學之所能致,則子路之不讀書,未可非邪?

 

曰:非此之謂也。

 

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以日益之學求日損之道,而後一以貫之者,可得而見也。

 

孟子論學道之要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心勿忘,則莫如學,必有事,則莫如讀書。

 

朝夕従事於詩書,待其久而自得,則勿忘勿助之謂也。

 

譬之稼穡,為無益而舍之,則不耘苗者也;

 

助之長,則揠苗者也。

 

以孔孟之說考之,乃得先君之遺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2#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2:08:44 | 只看該作者

欒城三集卷十 記四首


【待月軒記】

 

昔予遊廬山,見隱者焉,為予言性命之理曰:性猶日也,身猶月也。

 

予疑而詰也。

 

則曰:人始有性而已,性之所寓為身。

 

天始有日而已,日之所寓為月。

 

日出於東。

 

方其出也,物咸賴焉。

 

有目者以視,有手者以執,有足者以履,至於山石草木亦非日不遂。

 

及其入也,天下黯然,無物不廢,然日則未始有變也。

 

惟其所寓,則有盈闕。

 

一盈一闕者,月也。

 

惟性亦然,出生入死,出而生者,未嘗增也。

 

入而死者,未嘗耗也,性一而已。

 

惟其所寓,則有死生。

 

一生一死者身也。

 

雖有生死,然而死此生彼,未嘗息也。

 

身與月皆然,古之治術者知之,故日出於卯,謂之命,月之所在,謂之身,日入地中,雖未嘗變,而不為世用,複出於東,然後物無不睹,非命而何?

 

月不自明,由日以為明。

 

以日之遠近,為月之盈闕,非身而何?

 

此術也,而合於道。

 

世之治術者,知其說不知其所以說也。

 

予異其言而志之久矣。

 

築室於斯,辟其東南為小軒。

 

軒之前廓然無障,幾與天際。

 

每月之望,開戶以須月之至。

 

月入吾軒,則吾坐於軒上,與之徘徊而不去。

 

一夕舉酒延客,道隱者之語,客漫不喻曰:吾嘗治術矣,初不聞是說也。

 

予為之反復其理,客徐悟曰:唯唯。

 

因志其言於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3#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2:09:07 | 只看該作者

欒城三集卷十 記四首


【墳院記】

 

旌善廣福禪院者,先公文安府君贈司徒墳側精舍也。

 

先公既壯而力學,晚而以德行文學名於世。

 

夫人程氏,追封蜀國太夫人,生而志節不群,好讀書,通古今,知其治亂得失之故。

 

有二子,長曰軾,季則轍也。

 

方其少時,先公、先夫人皆曰:吾嘗有志茲世。

 

今老矣,二子其尚成吾志乎?

 

轍兄弟雖少而仕,亦流落不偶,年幾五十,乃始得還朝。

 

兄氣剛寡合,已入複出。

 

轍碌碌無能輕重,五年而至尚書右丞,與聞國政,以故事得於墳側建刹度僧,以薦先福。

 

墳之東西四裏許,有故伽藍,陵阜相拱揖,松竹深茂。

 

相傳唐中和中,任氏兄弟所舍也。

 

轍以請於朝,改賜今榜,時元祐六年也。

 

既三年,兄弟皆罪廢,南遷海上。

 

又六年,蒙思北歸,兄至毗陵,以病沒。

 

轍中止潁川,不能歸。

 

又五年,前執政以黜去者,皆奪墳上刹。

 

又二年,上哀矜舊臣,手詔複還畀之。

 

墳之西南十余步有泉焉,廣深不及尋,晝夜瀵湧,清冽而甘,冬不涸,夏不溢。

 

自轍南遷,而水日耗,至奪刹遂竭。

 

父老來告,轍惕焉。

 

疑獲譴于幽明,徬徨不知所為。

 

而手詔適至,泉亦滃然而複。

 

山中人皆曰:詔書乃與天通耶?

 

轍聞之,溯闕而拜,以膺上賜。

 

久之,乃為之記,使世子孫知茲刹廢興所自,以無忘朝廷之德。

 

政和二年壬辰九月乙卯朔六日庚申,中奉大夫、護軍、欒城縣開國伯、賜紫金魚袋蘇轍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4#
 樓主| 發表於 2013-2-3 22:09:54 | 只看該作者
【發表完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10:14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