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9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壞死桿菌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6 06:5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壞死桿菌病

 

拼音

 

huàisǐgǎnjūnbìng

 

英文參考

 

necrobacillosis

 

疾病分類皮膚性病科

 

疾病概述壞死桿菌病是畜禽共患的一種慢性傳染病。

 

其特征為組織發生壞死,較常見的病型為壞死性皮炎。

 

多發生于豬收購場和豬集散地臨時棚圈。

 

病原體是壞死梭桿菌。

 

本菌為多形性桿菌,呈革蘭氏陰性,在病灶內的細菌多呈長絲狀,用復紅美藍染色著色不均勻。

 

本菌為嚴格厭氧菌,較難培養成功。

 

本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不強,在空氣中干燥,經72小時死亡,日光直射8-10小時可被殺死,1%福爾馬林、1%高錳酸鉀、4%醋酸(或食醋)等均可殺死本菌。

 

除壞死梭桿菌外,結狀擬桿菌、化膿放線菌、葡萄球菌等常起協同致病作用。

 

一般根據流行情況和臨床癥狀可以確診。

 

但口、鼻、腸的壞死桿菌病須實驗室檢查才能確診。

 

壞死梭桿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地土壤內、沼澤地、死水坑、污泥塘等處,健康豬的腸道內,都有壞死梭桿菌存在。

 

當皮膚或粘膜發生損傷時,即可感染發病。

 

特別是豬互相咬架,飼養場污泥很深,場地有突出的尖銳物體時,最易發生本病。

 

一般為散發,如果誘發疾病的因素很多,也可成批發生。

 

多發生于多雨、潮濕及炎熱的季節。

 

癥狀體征本病多見于撫弄病畜的獸醫、實驗室工作人員、屠宰工人。

 

但散發病例也可發生于創傷或手術以后,如腹部手術、扁桃體手術、拔牙等。

 

病菌侵入部位發生局部壞死及膿腫形成,或是許多小膿腫,或是單一的大膿腫和大皰。

 

還可發生紫癜或紅斑等非特異性皮疹。

 

當病菌經血流播散,則可引起敗血癥、膿毒血癥和轉移性膿腫,此種全身性感染如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在60%以上。

 

疾病病因壞死桿菌病的病原菌是壞死梭桿菌,為厭氧的Gram陰性多形性桿菌,它可使某些家畜發生壞死性損害,如綿羊的足腐爛癥、馬的壞疽性皮炎。

 

診斷檢查診斷主要依靠膿液涂片或膿液及血培養發現致病菌。

 

治療方案青霉素治療有效。

 

特別提示本病在多雨、潮濕及炎熱的季節多發。

 

當豬群密度大、撕咬、吸血昆蟲叮咬、環境污穢等誘因可使豬易感性增強。

 

常與豬痘、副傷寒、口蹄疫、豬瘟等病并發或繼發。

 

防治方案(1)經常保持豬舍、運動場、豬體及用具的清潔與干燥。

 

避免外傷和咬傷,一旦發生,及時隔離治療,以及環境消毒,防止污染。

 

(2)首先徹底清除壞死組織,用1%高錳酸鉀液或3%過氧化氫液沖洗,然后選用5%碘酊、或碘甘油、或磺胺、抗生素軟膏等涂布。

 

另外,配合磺胺、抗生素制劑、強心、解毒等對癥全身治療。

 

引用:http://big5.wiki8.com/huaisiganjunbing_3801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8 06:08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