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6 06:5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蚋

 

拼音

 

ruì

 

英文參考

 

blackfly;(mosquito);Simulialugubris蚋屬雙翅目蚋科(Simuliidae)蚋對人的危害主要是叮吸人血,被刺叮處常出現局部紅腫、疼痛、奇癢以及炎癥與繼發性感染。

 

蚋可作為盤尾絲蟲病的媒介。

 

防制可參考“蠓”。

 

蚋為一類體長1~5mm的小型昆蟲,成蟲深褐色或黑色,俗稱“黑蠅”或“駝背”。

 

全世界已知1200多種,我國報告近90種,主要種為北蚋(Simuliumsubvariegatum)和毛足原蚋(Prosimuliumhirtipes)。

 

蚋的形態成蟲頭部的復眼明顯,雄蚋的復眼較大,與胸背約等寬;

 

雌蚋的復眼略窄于胸部,兩眼間被額明顯分開。

 

口器為刺吸式。

 

胸部背面明顯隆起。

 

翅寬闊,縱脈發達。

 

足短。

 

腹部11節,最后2節演化為外生殖器,其為重要的分類依據。

 

有的種類腹部背面有銀色閃光斑點(圖1)。

 

圖1蚋生活史

 

蚋的生活史與生態蚋的發育為全變態(圖1)。

 

卵:略呈圓三角形,長0.1~0.2mm,淡黃色,通常150~500粒排列成鱗狀或成堆,見于清凈流水中的水草與樹的枝葉上,在20~25℃的水中,約5天孵化。

 

幼蟲:呈圓柱形,后端膨大。

 

有6~9齡,剛孵出的幼蟲長約0.2mm,淡黃色,以后顏色變暗,成熟幼蟲4~15mm。

 

頭部前端有1對放射狀排列的剛毛,稱口扇;

 

前胸腹面中部有一只具小鉤的胸足;

 

腹部尾端有一個具小鉤的吸盤和一個可伸縮的肛鰓。

 

幼蟲以水中微小生物為食,約3~10周發育成熟。

 

蛹:成熟幼蟲在一個前端開口的繭內化蛹。

 

繭體的后端粘附于水中石塊或植物上,約1~4周羽化。

 

雄蚋不吸血。

 

雌蚋交配后開始吸血,其嗜吸畜、禽血,兼吸人血,多在白天進行。

 

成蟲棲息于野草上及河邊灌木叢,飛行距離達2~10km。

 

蚋出現于春、夏、秋三季,以6~7月為活動高峰。

 

整個生活史2~3.5個月。

 

雌蚋壽命約2個月。

 

以卵或幼蟲在水下越冬。

 

蚋可傳播盤尾絲蟲病。

 

人被蚋刺叮,特別是大量刺叮可引起皮炎,可有強烈的過敏性反應,繼發感染淋巴腺炎,淋巴管炎及“蚋熱”等。

 

我國北方常見種類有斑大蚋(Titanopteryxmaculata)、亮胸吉蚋(Gnusjacuticum)、褐足維蚋(Wilhelmiaturgaica)巨特蚋(Tetisimuliumalagensis)等。

 

蚋與疾病的關系吸血蚋類叮刺人造成騷擾,叮刺部位可引起皮炎,嚴重者可有強烈的超敏反應,繼發感染,過敏性休克,有時還會并發“蚋熱病”和過敏性哮喘。

 

蚋可傳播人的盤尾絲蟲病(分布于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西部)和歐氏曼森線蟲病(分布于拉丁美洲和西印度群島)。

 

在我國蚋類是否傳播人的疾病,缺少研究報道。

 

蚋的防制原則清除有幼蟲和蛹的水草、樹葉、石塊等清除孳生地。

 

用藥物噴灑畜禽圈舍消滅成蟲。

 

在野外工作時,使用驅避劑進行個人防護。

 

引用:http://big5.wiki8.com/rui_3823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8 21:16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