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酒精中毒】
拼音
jiǔjīngzhōngdú
英文參考
alcoholism
疾病分類
急診科
疾病概述
酒精中毒俗稱醉酒,酒精(乙醇)一次飲用大量的酒類飲料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先興奮后抑制作用,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
癥狀:1、惡心、嘔吐、頭暈、譫語、躁動。
2、嚴重者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抑制。
檢查:1、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2、肝功能、腎功能。
3、電解質及無機元素檢測。
4、心血管檢查。
5、腦電圖、肌電圖。
6、胃腸疾病其他特殊檢查。
7、CT檢查。
治療:1、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導瀉)。
2、使用解毒劑。
3、對癥治療、支持治療。
4、納洛酮。
5、速尿。
疾病描述
酒是常用的飲料,飲酒過量可引起以神經精神癥狀為主的疾病,稱為酒精中毒或乙醇中毒。
癥狀體征急性中毒一次大量飲酒中毒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癥狀與飲酒量和血乙醇濃度以及個人耐受性有關,臨床上分為三期。
(一)興奮期血乙醇濃度達到1.1mmol/L(50mg/dl)即感覺頭痛、欣快、興奮、血乙醇濃度超過1.6mmol/L(75mg/dl),健談、饒舌、情緒不穩定、自負、易激惹、可有粗魯行為或攻擊行動,也可能沉默、孤僻、濃度達到22mmol/L(100mg/dl)時,駕車易發生車禍。
(二)共濟失調期血乙醇濃度達到33mmol/L(150mg/dl),肌肉運動不協調,行動笨拙,言語含糊不清,眼球震顫、視力模糊、復視、步態不穩,出現明顯共濟失調,濃度達到43mmol/L(200mg/dl),出現惡心、嘔吐、困倦。
(三)昏迷期血乙醇濃度升至54mmol/L(250mg/dl),患者進入昏迷期,表現昏睡,瞳孔散大,體溫降低、血乙醇超過87mmol/L(400mg/dl),患者陷入深昏迷心率快,血壓下降,呼吸慢而有鼾音,可出現呼吸、循環麻痹而有生命危險。
酒醉醒后可有頭痛、頭暈、無力、惡心、震顫等癥狀,上述臨床表現見于對酒精尚無耐受性者,如已有耐受性,癥狀可能較輕,此外,重癥病人可發生并發癥,如輕度酸堿平衡失常,電解質紊亂,低血糖癥,肺炎、急性肌病等。
后者是在酒醒后發現肌肉突然腫脹,疼痛,可伴有肌蛋白尿,甚至急性腎功能衰竭,但比較少見。
戒斷綜合癥長期酗酒者在停止飲酒或減少酒量后,可發生不同類型的戒斷綜合癥。
(一)單純性戒斷反應在減少飲酒后6—24小時發病,出現震顫、焦慮不安,興奮、失眠、心動過速、血壓升高,大量出汗、惡心、嘔吐、在2—5天內自愈。
(二)究竟性幻覺患者意識情形,定向力完整,幻覺以幻聽為主,也可見幻視,錯覺及視物變形,多為被害妄想,一般可持續3—4周。
(三)戒斷性驚厥往往與單純性戒斷性同時發生,也可在其后發生癲癇大發作,多數只發作1—2次,每次數分鐘,也可數日內多次發作。
(四)震顫譫妄在停酒后24—72小時,也可在7—10天后發生,患者精神錯亂,全身肌肉出現粗大震顫,譫妄是在意識模糊的情況下出現生動、恐懼的幻視,可有大量出汗,心動過速,血壓升高等交感神經興奮癥狀。
慢性中毒長期酗酒可造成多系統損害。
神經系統1、Wernicke腦病眼部可見眼球震顫、外直肌麻痹,有類似小腦變性的共濟失調和步態不穩,精神錯亂顯示無欲狀態,少數有譫妄,維生素B1治療效果良好。
2、korsakoff綜合癥記憶力嚴重喪失,時空定向力障礙,對自己的缺陷缺乏自知力,用虛構回答問題,病情不易恢復;
3、周圍神經病雙下肢遠端感覺運動減退,跟腱反射消失,腳感異常,燒灼感、無力,恢復較慢。
消化系統1、胃腸道疾病可有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胃潰瘍、小腸吸收不良,胰腺炎。
2、酒精性肝病由可逆的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轉化為肝硬變,脂肪肝有肝大、肝功能異常,酒精性肝炎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發熱、肝大,黃疸、肝功能異常,肝硬變有門脈高壓癥和肝功能異常。
心血管系統酒精性心肌病往往未被認出,有時有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心臟增大,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
造血系統貧血可為巨幼細胞貧血或缺鐵性貧血,出血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減少或血小本凝聚功能受抑制。
呼吸系統肺炎多見。
代謝疾病和營養疾病1、代謝性酸中毒多為輕度。
2、電解質失常血鉀、血鎂輕度降低。
3、低血糖癥明顯降低時可誘發抽搐。
4、維生素B1的缺乏引起Wernicke腦病和周圍神經病。
生殖系統男性性功能低下,睪丸酮減少,女性死胎率增加,胎兒酒精中毒可出現畸形、發育遲鈍、智力低下。
疾病病因
酒中有效成分是乙醇,別名酒精,是無色、易燃、易揮發的液體,具有醇香氣味,能與水和大多數有機溶劑混溶,更易溶于水,乙醇用作工業溶劑,酒是含乙醇的飲料,谷類或水果發酵制成的酒中含乙醇濃度較低,以容量(L/L)計,啤酒為3%—5%,黃酒12%—15%。
葡萄酒10%—15%,蒸餾形成烈性酒,如白酒、白蘭地、威士忌等含乙醇40%—60%,容量濃度換成重量(mg/ml)濃度,僅為其80%。
病理生理乙醇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出乙醇經胃和小腸在30min—3h內完全吸收,分布于體內所有含水的組織和體液中,包括腦和肺泡氣中,血中乙醇濃度可直接反映全身的濃度,乙醇由腎和肺排出至多占總量的10%,90%在肝代謝,分解、乙醇先在肝內由醇脫氫酶氧化為乙醛,乙醛經醛脫氫酶氧化為乙酸,乙酸轉化為乙酰輔酶A進入三羥酸循環,最后代謝為CO2和H2O,乙醇的代謝是限速反應,乙醇清除率為2.2mmol/kg.h(100mg/kg.h),成人每小時可清除乙醇7g(100%乙醇9ml)。
血中乙醇濃度下降速度約0.43mmol/h(20mg/dl.h)雖然血乙醇濃度升高程度受個人耐受性的影響,但血液乙醇致死濃度并無差異,一般為87—152mmol/L(400—700mg/dl)。
中毒機制急性作用1、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乙醇具有酯溶性,可迅速透過腦中神經細胞膜,并作用于膜上的某些酶而影響細胞功能,乙醇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隨著劑量的增加,由大腦機制向下,通過邊緣系統,小腦、網狀結構到延腦,小劑量出現興奮作用,這是由于乙醇作用于腦中突觸后膜苯二氮草-r-氨基丁酸受體,從而抑制了r-氨基丁酸(GABA)對腦的抑制作用,血中乙醇濃度增高,作用于小腦,引起共濟失調,作用于網狀結構,引起昏睡和昏迷,極高濃度乙醇抑制延腦中樞引起呼吸、循環功能衰竭。
2、代謝異常乙醇在肝內代謝生成大量NADH,使細胞內還原氧化比(NADH/NAD)增高,甚至可高達正常的2—3倍,酒精中毒時,依賴于NADH/NAD比正常的代謝可發生異常,如乳酸增高、酮體蓄積導致代謝性酸中毒,糖異生受阻可出現低血糖。
耐受性、依賴性和戒鈍綜合癥1、耐受性飲酒后產生輕松、興奮的欣快感,繼續飲酒后,產生耐受性,效力降低,需要增加飲酒量才能達到原有的效果。
2、依賴性為了獲得飲酒后的特殊快感,渴望飲酒,這是心理依賴,軀體依賴是指反復飲酒使中樞神經系統發生了某種生理、生化變化,以致需要酒精持續地存在于體內,以避免發生特殊的稱之為戒斷綜合癥的病癥。
3、戒斷綜合癥長期飲酒后已形成軀體依賴,一旦停止飲酒或減少飲酒量,可出現與酒精中毒相反的癥狀,機制普遍是戒酒使酒精抑制GABA的作用明顯減弱,同時血漿中去甲腎上腺素濃度升高,出現交感神經興奮癥狀。
長期酗酒的作用1、營養缺乏酒飲料中毒克乙醇可供給29.3kJ(7kcal)熱量,但不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等必要營養成分,因而酒是高熱量而無營養成分的飲料,長期大量飲酒時進食減少,可造成明顯的營養缺乏,缺乏維生素B1可引起Wernicke-Korsokoff綜合癥,周圍神經病,有人有對維生素B1需要量增多的遺傳性,也可能作為發病的誘因,葉酸缺乏可引起巨細胞貧血,長期饑餓,糖供應不足時,脂肪分解占優勢,肝內相當一部分乙酰CoA被合成酮體。
2、毒性作用乙醇對粘膜和腺體分泌有刺激作用,可引起食管炎、胃炎、胰腺炎、乙醇在體內代謝過程中產生自由基,可引起細胞膜酯質過氧化,造成肝損害。
診斷檢查實驗室檢查(一)血清乙醇濃度急性中毒時呼氣中乙醇濃度與血清乙醇濃度相當。
(二)動脈血氣分析急性中毒時可見輕度代謝性酸中毒。
(三)血清電解質濃度急慢性酒精中毒時可見低血鉀、低血鎂和低血鈣。
(四)血清葡萄糖濃度急性酒精中毒時可見低血糖癥。
(五)肝功能檢查慢性肝病時可見肝功能異常。
(六)心電圖檢查可見心律失常如心肌損害。
診斷飲酒史結合臨床表現如急性中毒的中樞神經抑制癥狀,呼氣酒味、戒斷綜合癥的精神癥狀和癲癇發作,慢性中毒的營養不良和腦病等,以及血清或呼出氣中乙醇濃度測定等可以作出診斷,鑒別診斷包括:1、急性中毒主要與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鑒別,如鎮靜催眠藥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腦血管意外,顱腦外傷等。
2、戒斷綜合癥主要與精神病、癲癇、窒息性氣體中毒、低血糖癥等相鑒別。
3、慢性中毒智能障礙和人格改變應與其他原因引起的癡呆鑒別,肝病、心肌病、貧血、周圍神經病、也應與其他原因的有關疾病相鑒別。
治療方案急性中毒1、輕癥患者無需治療,興奮躁動的病人必要時加以約束。
2、共濟失調患者休息,避免活動以免發生外傷。
3、昏迷患者注意是否同時服用其他藥物,重點是維持生命功能:(1)維持氣道通暢,供氧充足,必要時人工呼吸,氣管插管。
(2)維持循環功能,注意血壓、米波、靜脈輸入5%葡萄糖鹽水溶液。
(3)ECG監護心律損害和心肌損害。
(4)保暖,維持正常體溫。
(5)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血鎂低時補鎂,此外,可肌注維生素B1100mg。
納洛酮有助于縮短昏迷時間,0.4mg緩慢靜脈注射,必要時可重復給藥1次。
戒斷綜合癥患者應安靜休息,保證睡眠、加強營養,給予維生素B1、B6、有低血糖時靜脈注射葡萄糖,重癥患者用短程鎮靜藥控制癥狀,但不致嗜睡和共濟失調,常選用地西泮,根據病情每1—2小時口服地西泮5—10mg,病情嚴重者可靜脈給藥,癥狀穩定后,可給予維持鎮靜的劑量,每8—12小時服藥一次,以后逐漸減量,一周內停藥,心血管癥狀可用可樂定控制,有癲癇史者可用苯妥英,有幻覺者可用氟哌啶醇。
慢性中毒Wernicke病注射維生素B1100mg也明顯效果,補充血容量和電解質,葡萄糖應在注射維生素B1后再給,以免在其代謝過程中使病情急劇惡化,Korsokakoff綜合癥治療一如Wernicke病。
加強營養,治療貧血、肝功能不全,感染,注意防治癲癇發作、震顫譫妄。
沉溺于嗜酒的病人應該戒酒,并接受精神科醫生的心理治療。
預后急性中毒如經治療能生存超過24h多能恢復,酒后開車發生車禍可遭致死亡,酒精性精神病戒酒后可好轉,但不易完全恢復,長期嗜酒可導致腦、周圍神經、肝、心肌等病變以及營養不良,預后與病的類型和程度有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好轉,不及時戒酒、難于恢復。
預后及預防
1、開展反對酗酒的宣傳教育。
2、實行酒類專賣的制度,以低度酒代替高度酒。
3、創造替代條件,加強文娛體育活動。
4、早期發現嗜酒者,早期戒酒,進行治療及康復治療。
特別提示
1、讓醉酒的人臥床休息,喝些濃茶。
醉酒的人因皮膚血管擴張出汗,若受風極易著涼,故應注意保暖。
嘔吐時如神志不清的,應將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阻塞呼吸道。
2小時內如脈搏、呼吸在正常范圍,可以不送醫院,經睡眠后次日可自愈。
2、預防(1)控制自己的飲量,尤其在各種場面,預防酒精中毒,應注意平時飲酒要適量。
(2)飲用少量低濃度的酒如啤酒、葡萄酒等,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
(3)但高濃度白酒不宜經常飲用,尤其在空腹時更要少喝、慢飲,以防吸收快而引起酒精中毒。
(4)對于原來患有心、肺、肝、腎病的人,應勸告使之禁酒,以防酒精加重原有的疾病。
3、急性酒精中毒通常可分為三度:(1)輕度為興奮期,表現為說話滔滔不絕,欣快感,易感情用事,時悲時喜,時怒時慍,顏面潮紅或蒼白,眼結膜充血,可有上腹不適,惡心甚至嘔吐。
(2)中度為共濟失調期,出現語無倫次或言語含糊不清,動作笨拙,步態搖搖晃晃。
輕、中度急性酒精中毒的現象太普遍,飲者及周圍的人們大多不在意,認為只要讓酒醉者睡睡就行了,這是錯誤的認識。
尤其是原來有慢性疾病者,若不注意節制,逢喝必醉,更容易發生意外。
對輕、中度中毒者,家庭急救首先是鼓勵或設法使患者吐出胃內殘存的酒,可用筷子刺激舌根催吐,然后給予濃茶,以興奮神經中樞。
(3)重度為昏睡期,表現為昏睡狀態,有嘔吐,呼吸緩慢,心跳加快,特別嚴重時大小便失禁、抽搐、昏迷,可發生呼吸麻痹而死亡。
對重度昏睡者,使其頭部偏向一側或讓其側臥,以防嘔吐時食物吸入氣管而導致窒息。
如果患者呼吸減慢或不規則,或者出現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情況,為危險癥狀,應立即打120呼救電話,送患者到醫院診治,醫院治療常用納洛酮、輸液等治療。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ujingzhongdu_38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