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14 10:59 編輯
【醫學百科●鋼絲內固定術】
拼音
gāngsīnèigùdìngshù
鋼絲內固定術
手術圖解圖
1鋼絲內固定術適應證
⑴復位、鉆孔、穿引鋼絲,逐漸收緊
⑵擰緊鋼絲后剪斷,殘端彎向骨面圖2鋼絲內固定術
適應證鋼絲的缺點是固定作用較小,應用范圍也相應較小。
利用不銹鋼絲來環扎固定長骨干的斜折或螺旋折,不但容易斷裂,還能引起受壓外的骨質吸收。
骨膜血運受損,從而失去固定作用,影響骨折愈合。
但鋼絲具有直徑細和可屈的特點,可以穿過骨內人工隧道環扎或固定,能有效地保持某些骨折的復位,這是它的優點。
不銹鋼絲內固定術多用于下列情況[圖1]。
1.髕骨橫斷骨折;
2.尺骨鷹嘴突橫斷骨折;
3.指骨末節撕脫骨折;
4.作為其他內固定的輔助固定,以固定游離骨片(如髓內針固定并用鋼絲固定小骨片);
5.不穩定的頸椎骨折、脫位。
術前準備1.根據骨折塊的大小和局部收縮力的強弱,選用相應直徑、質軟、易彎、拉力強的不銹鋼絲。
2.準備鋼絲縫針、鋼絲剪、擰鋼絲的止血鉗(或鋼絲鉗)以及鉆孔用的手搖鉆。
手術步驟1.穿孔鋼絲穿引鋼絲的方法隨骨折的部位而不同,一般常用環形固定法和8形固定法兩種。
環形固定法:多用于髕骨骨折。
用粗圓針穿以鋼絲,貼近骨的邊緣,在腱內環形縫合;
或先在骨折的兩側對應地用小鉆頭各鉆一隧道,而后用鋼絲環形穿過隧道。
8形固定法:常用于尺骨鷹嘴骨折。
先在骨折兩端各鉆一橫斷隧道,然后將鋼絲8形穿過,鋼絲交叉在骨外。
2.收緊鋼絲先用巾鉗等器械將骨折復位,并保持位置,然后慢慢收緊鋼絲,以免切斷骨質及軟組織,或把鋼絲拉斷。
待完全收緊至骨折端緊密相接后,才可將鋼絲兩端擰結成繩狀[圖2]。
松緊度要適當,過松骨折斷端間會遺留裂隙,影響愈合,過緊則容易拉斷鋼絲。
3.處理殘端剪除多余的鋼絲,留下3~5毫米的殘端,將其彎向骨面或埋于凹陷處的軟組織中,不使刺及皮膚而致疼痛。
術后處理骨折骨性愈合后,可將鋼絲取出。
環形鋼絲位于皮下者,只需在擰結處作一小切口,找到殘端,剪斷鋼絲拔出即可。
對8形固定鋼絲,常需在對側加作一小切口,剪斷鋼絲的中段后取出。
引用:http://big5.wiki8.com/gangsineigudingshu_102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