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平聖惠方】

 關閉 [複製鏈接]
10361#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2:42:54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治肛門有蟲恆癢諸方


治下部癢如蟲行方。


朱砂(一分細研) 白礬(一兩燒灰) 芎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綿裹一錢。納下部中。日再易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62#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2:43:09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治肛門有蟲恆癢諸方


又方。


死蛇(一條如指粗者)


上掘地作坑。置蛇於中燒之。取有孔板覆坑上。坐熏之。其蟲盡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63#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2:48:56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治肛門赤痛諸方


夫肛門為大腸之候。其氣虛為風熱所乘。熱氣擊搏。故令肛門赤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64#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2:49:17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治肛門赤痛諸方


治大腸風熱所攻。肛門赤痛。川大黃散方。


川大黃(三分) 赤芍藥(半兩) 黃 (銼) 黃芩 玄參(以上各一兩) 丹參(三分)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二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65#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2:49:39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治肛門赤痛諸方


治大腸風毒所攻。赤痛。令人煩熱。為風熱不安。牛蒡子散方。


牛蒡子(一兩微炒) 白礬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當歸(半兩銼微炒)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芎 (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66#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2:51:40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治肛門赤痛諸方


治大腸風熱(壅)。毒瓦斯攻肛門。赤腫疼痛。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沉香(半兩) 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赤芍藥(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防風(半兩去蘆頭) 芎 (半兩)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67#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2:51:54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治肛門赤痛諸方


又方。


皂莢樹白皮(一兩塗酥炙令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枳殼〔三分麩炒微赤(黃)去瓤〕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68#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2:52:18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治肛門赤痛諸方


又方。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川朴硝(一兩) 芎 (半兩) 沉香(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清粥飲調下二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69#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16:07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癰疽論


經云。黃帝問於岐伯曰。夫癰疽何以別之。


岐伯答曰。榮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澀不行。血澀不行。則衛氣壅遏而不通。


故生大熱。熱盛則肉腐為膿。然不能陷肌於骨髓。骨髓不為骨髓已流血而狠聚內則生胸腹腑臟之中。


外則生膚肉筋骨之表。


凡此二毒。發無定處。而有常名。夫壅滯之本者。始於血老不作汗。肉陳不脫垢。蒸氣不能外達。留積遂成內熱所為也。


夫癰疽生膿水之成。非天降。非地出。蓋微之所成也。


大保命全生者。謁醫於無傷。防萌於未形。理之於未成。是謂朝覺而夕理。使身被癰疽之疾。致令膿血之聚者。不亦去道遠乎。


膿水已成。則死者十有八九矣。豈不慎歟。然而發有多端。感動不一。


為瘡為癤為癰為疽。初覺小異。須懷大怖唯宜懼不極刑歲。

 
人且須及癰疽癤必愈間。
 

其一頭如疽生於易得痊灸。為皆由內液疏其熱多者時蒼黃。何能辨於此疾淺深。是以斃也。


療癰疽者。同夫暴蹶之疾。有足而發有緩急。發於喉舌頭面腦項間。肩背上胸腹裡。四肢大節。女子妒乳為緩。


若生險處。朝覺而夕理。或可獲痊。忽不遇良醫。自復不明此喻。

 
痊者幸矣。然癰疽所發有二等。腫高而軟者。發於血脈。腫下而堅者。發變者。發於骨髓。淺瘡者欲在濃處。深瘡者欲在薄處。癰疽腫。大按乃痛者膿淺。所按之處不復者無膿。必是水也。
 

發腫日漸增長而不大熱。時時牽痛者氣瘤也。謂氣結為腫。久久而不消。後亦成癰。此是寒氣排決應當發熱而又惡寒者。癰疽也。論曰。簪貴發腫。危困者多。市俗有之。所殆者少。何則。
 

人受氣同稟陰陽。共食醋咸。病有殊異。答曰。夫勛赫英傑。嗜欲非常。冬不履於凍寒。夏不傷於炎暑。擊鐘鼎食。兼餌乳石之流。積陰滯陽。遂致澀凝之弊。郁氣傷於血脈。癰疽隨積而生。重者旬日而終。輕者逾月而殞。


是故市俗則不然矣。何者。蔬食不給於口。寒暑屢中於形。當衛縱有沉 。力役毒隨汗泄。寢御理異。病故殊途。將逸性類於勞生。豈可同日而語哉。是以晉尚書褚澄。療寡婦尼僧。雖無房室之勞。而有憂思之苦。


此乃深達其性者也。審其浮沉之針。艾若灸烙合度。實不足憂。或任庸愚。危斃立致。遇良醫者必保十全。或因循侮慢。或詢於凡流。或自以委命。或祈以自瘥。或犯以諸類。蓋疑謀之喪生也。古人患癰。已成大膿者。十不存一二。


有疽生於指上。療者於後節截去之。傳曰盧淳有截指之效靜而思之。非良法也。何者。


夫療癰疽。未精辨識。一概施之以針艾。用之鈹割。為毒則劇保效誠難。劉涓盧扁之流。雖擅名於前。審詳理趣。亦未得全通也。是以古人見癰有大膿而棄之。有疽在指。斷之而不疑。


棄膿則舍重而非工。截手則傷本而哉。


今之所療。則不然矣。何者。調臟腑致其疏通。和營衛使無壅氣血聚散之源。內則補虛而瀉實。


調浮而和沉。外則以湯水淋注以者使筋骨保全。淺者令膚肉不壞。至於將攝條例。並有銓次。然而之於心。非愚能盡。醫者意也。隨時之義。略陳梗概。以定大綱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70#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16:56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辨癰疽證候好惡法


夫癰疽外發。理體已備於前。至於內癰內疽。其疾隱而不見。目既不接。所謂至難。然五臟六腑。有俞募。


雖結固於中。而自形於外。外察其部。則內審其源。定藥投分。若拔芒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71#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17:39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辨癰疽證候好惡法


小便嗜睡重腫。


善也然知明一一穴在鳩尾下一寸是)期門隱隱而痛者。肝疽也。上肉微起者。肝癰也。(期門一穴在第二肋旁一名長是)


中管隱隱而痛者。胃疽也。


上肉微起者。胃癰也。(中管二穴一名太倉在上管下一寸)天樞隱隱而痛者。大腸疽也。上肉微起者。大腸癰也。

(天樞二穴在臍兩旁各二寸陷中是)丹田隱隱而痛者。三焦疽也。(上肉微起者三焦癰也)(丹田一名石門一名精室一名命門一穴在臍下二寸)關元隱隱痛者。小腸疽也。


上肉微起者。小腸癰也。(關元一名腋門在臍下三寸)右驗其人所慕。


依據此候審定癰疽淺深。病從何腑臟發。先曾食何乳石。又驗其氣虛實。參詳而療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72#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18:17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癰疽敘療諸法


凡癰疽癤初生。皆只如粟黍粒許大。微似有痛癢。或觸破之即 展。初覺有之。


即須速服犀四畔是癰兼帛血滯爛肉草從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73#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19:28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辨癰疽宜灸不宜灸法


凡癰疽發背。初生如黍粟粒許大。或癢或痛。覺似有。即用湯水淋射。兼貼藥 之。


經一兩日不退。須當上灸之一二百壯。如綠豆許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74#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20:38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辨癰疽宜灸不宜灸法


凡灸後。卻似 痛。經一宿乃定。即火氣下微奇作豉餅子若干。更換新者尤佳也。


其瘡苦痛。即須苦灸。仍壯數唯多為妙。若是疽。即不宜灸。夫疽初生。形如 。頭白焦枯。氣本深沉。療者既不精辨。亦便灸之。


以至數壯。或癰癤成膿之後。亦令灸之。深須將理。莫謾輕生。初灸三壯。不覺痛者為上。肉已夭。其下膿深。及至數壯之後。 痛必倍。為熱氣益盛。膿伏內攻之。


火灼其外。轉增毒甚。物理推之。事則可驗。諸所不宜灸穴。及大妨處。具載之於後。


頭維(在額角發際本神旁一寸) 承光(在頭上五處穴後二寸是) 神庭(在發際直鼻上)


承泣(在目下(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半) 風府(在腦後發際一寸大筋旁宛宛中) 喑門(在頂後發際宛宛中) 脊中(在第十一椎節中間) 三陽絡(在腎上大脈溝上一寸) 下關(在耳前動脈是也)


耳中耳門(禁灸) 人迎(在頸大脈應手俠結喉旁通五臟氣) 石門(在臍下二寸女子禁灸)


伏兔(二穴在膝上六寸) 地五會(在足小趾次趾後上件穴。據明堂經。並禁不可灸。或於上出瘡癤。亦不得便灸。且以諸方法。及湯水注射。


經久灸法。


上用硫黃一塊子。隨瘡口大小安之。別取少許硫黃。於火上燒之。以銀釵腳挑之取焰。


點硫黃上。令著三兩遍。取膿水。以瘡干瘥為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75#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22:31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辨癰疽宜針烙不宜針烙法


夫癰疽者。頭少腫處多出膿。不快者宜針烙。膿未盛以前。不可不以諸藥貼 救療。以安病者之心。膿成。


即當棄藥從針烙也。既至膿成。即當決生死際。不可疑懼痛。頃刻之間。


以夫而若不針烙決潰。熱毒無從而解。膿瘀無從而泄。或過時不針。即反攻於內。內既消敗。欲望其生。豈可得乎。


嗟夫。此疾針烙取瘥。實為從容。疑而受斃。亦豈容易。此為必死之患。


或隱諱此疾。或懼痛不針。此神奪其識。死期將至。諸可知也。癰則皮薄宜針。疽則皮濃宜烙。


古法無烙。唯有針刺。烙即火也。亦謂之燔。針劫刺以其有劫病之功也。今用烙法多瘥殊穩。妙於鈹針法。本用鈹針。烙法當用火針。如似火筋。磨頭令大小如棗核丸滑。用燈焰燒。須臾火作。炬數 油燒令赤。皆須近下面烙之。一烙不透。即再烙之。

令透。若其攻稍廣。即須散烙數處。並令透。則氣疏達。膿水易出。不假按抑。實者捻發為維。


虛者以紙為令其針良也。務求速瘥。腫內余膿及膿根未盡。便令瘡合。後必有再發之理。熟能言之。


諸發腫都軟而不痛者。即並宜針烙。若發於背者。即須用水角乃得痊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76#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23:15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辨癰疽宜水角不宜水角法


凡療癰疽發背。腫高堅硬。膿稠 盛色赤者。宜水角。陷下肉色不變。軟慢稀者。不用水角。角法。於寬靜室中不當風處。平實地。掘一小坑。口稍闊於瘡腫。深一尺以下。去此坑二背下側。


被或乖智早毒瓦斯內堅。肉變為膿。以致內潰。深可哀也。疽之已盛。而乃火攻。則火毒相擊。令人煩悶。加其虛憊。可不慎乎。或富貴之人。遭遇此疾。多貯水銀以為水角。尤妙。用水銀角法。


上揀穩實地。穿一坑。口稍闊於瘡腫處。深可四五寸。先於坑中布紙五六重。襯水銀。


諸余鋪設。一依前方。其水銀多至一升已來。如無。只三五合亦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77#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23:51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治癰諸方


夫癰者。由六腑不和所生也。六腑主表。氣行經絡而浮。若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陽不調脈。


陽也皮薄骨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78#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24:11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治癰諸方


治初見皮膚有瘡。恐成癰。腑臟壅澀。或寒熱噤痹。口乾心煩。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知母(一兩) 木通(二兩銼) 赤芍藥(一兩半) 川升麻 薺 葳蕤黃芩 甘草(生銼各一兩半) 麥門冬(去心) 馬牙硝(各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沸。不計時候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79#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24:25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治癰諸方

 

治癰腫乳癰。臟腑壅滯。口乾。寒熱頭痛。嘔噦不能飲食。葛根散方。


葛根(銼) 麥門冬(去心) 紅雪(各一兩) 犀角屑(半兩) 葳蕤(二分) 薺赤芍藥 甘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沸。不計時候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80#
 樓主| 發表於 2013-2-1 17:24:54 | 只看該作者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一●治癰諸方

 

治癰瘡始覺。便宜服解毒散方。


犀角屑 木通(銼) 川升麻 赤芍藥 川朴硝(五味各一兩) 石膏(二兩) 甘草(生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6 14:54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