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美術●攝影集錦】 攝影集錦,亦稱集錦照相,乃集合多數底片之景物,而放映一張感光紙上也。
蓋以一底片中,每因局部景物不適人意,遂致全部廢棄,若集合各底片之良好部分,予以適宜之集合,則彼此襯托相得益彰,非獨可使廢片景物化為理想之境地,且足令人得更深之趣味,此即攝影集錦之目的也。
其法始見於廣告或照片遊戲中;
但皆剪貼各種景物,拼湊而成,雖亦蔚為奇觀,博人注意,成為異想天開之事物,然其拼湊痕跡,瞭然可見。
攝影集錦經作者於放映時之意匠與手術經營之後,恍若出於自然。
此亦即中國繪畫之理法,今日始實施於照相者也。
宇宙景物,森羅萬象,其中有使人喜好者,亦有使人憎惡者,惟皆出乎造化之自然,所謂萬物並育,自不能因人之好惡而存棄之,故吾國歷來畫家之作畫,雖寫一地之實景,而未嘗作刻板之描摹,類皆取其所好,而棄其所惡者,以為其理想之境界,不違大自然之正常現象耳。
攝影則受機械之限制,於攝底片時不能於全景中而去其局部,而往往以地位不得其宜,則不能得適當角度,如近景太近則遠景被其掩蔽,遠景太遠則不足襯托近景,常因局部之不佳,而致全面破壞,殊為遺憾。
今攝影集錦適足以補救之,亦即吾國畫家之描摹自然景物,隨意取捨移置,而使成一完美之畫幅也。
且取景鏡頭,實甚呆板,不能與吾人所視覺之印象相比,故每攝一景,多為平視透視,而吾國繪畫則兼有鳥瞰透視,雖於畫法中未有顯明之記述,而實與人目見之印象同。
故其遙近清晰,層次井然,攝影集錦亦本此理,於尺幅中可布前景、中景、遠景,使其錯綜複雜,一往幽深,匪獨意趣橫溢,且可得較優之章法也。
若以圖面之章法而論,景物之賓主、揖讓、開闔、本原、驅使、行列,均須各得其宜,於大自然景物中,一切分布固有其天然法則,若只取其一部入於小幅中,當不能盡,故每得此而失彼,攝影集錦乃將所得之局部,加以人意而組合之,使成完璧,此即吾國繪畫之所謂經營位置者也。
然須以雕琢而復歸於自然,方能出神入化,巧奪天工。
攝影集錦於材料之收集,可不限於地,不限於時,不限遠近,不限氣候,隨遊蹤所至,任情拾取。
一花一木,一水一石,皆足為攝影集錦製作之資料。
惟於攝取時,須作敏捷之計畫,何者宜於前景,何者宜於中景,何者宜於遠景,何者可為主題,何者可為襯托,皆須一一略為定奪,按計畫收取之,沖洗之後,再詳為訂定,於製作時,先將欲集合為一之底片檢出,就其景物、形勢、光線、角度等,排比成章,再將欲放映之尺寸大小以鉛筆作一草圖於普通紙上,詳為斟酌景物之位置,及互相掩映之錯,草圖既成,遂準備放映手續,若者為先,若者為後,循序而進,臨放映時,預將草圖置於待放映之感光紙之位置,以試底片景物,是否與草圖所擬者相符合,試後以次放映之。
每放映一片,用草圖校對一次,使其與所擬者適合,若此一底片與彼一底片物體不稱,更須重校焦點。
使其大小精確,惟作者須手術純熟,則熟能生巧,並須有全部成竹在胸,方能得心應手。
攝影集錦組合時,當注意者,即每組底片景物之角度須相等,光線須同向,物體大小須依透視排列之,景物之時序亦須顧及,要之,一切均須以人目所得與自然之印象相符合,否則拼湊失真,致弄巧反拙矣。
至於光線同向,係指有強烈之陽光陰影而言,若天氣陰晦,光線平渾,而無太強過黑過白之光調,則只酌量其情形接合即可,蓋柔和之光線則無從訂定其方向也。
此種底片實為最適宜接合之材料,而視有強烈之光影者較易接合之。
攝影集錦於景物之布置,近景須清晰,襯景可清晰亦可不十分清晰,然亦不可過於模糊。
其距離之差異,當以人視覺所得者為準,然如人視覺運用數尺內景物與數十尺內景物同一清晰,攝影鏡頭則不然,限於機械,無人視覺有靈敏之伸縮性,只可清晰於一焦點之上,但攝影集錦為由吾人意匠改製之圖面,自不必依機械之法,則只須合乎人之視覺所得之印象即可。
如吾國繪畫亦為依據人之視覺所得印象為法,於自然初無所悖謬,故其布景遠近,同一清晰,不過以繁簡濃淡別之而已。
攝影集錦自可依據此理為之,當不必為機械之形式所限,若夫過遠之景,在人目清晰之視線外者,自當模糊,如吾國繪畫之遠山,惟一撇,更有所謂遠水無波,遠人無目,遠樹無枝者,即此理也。
綜之,人目觀察自然為主,苟依人目所得者為之,亦即自然之法則也。
接合之法,兩底片景物接合處,以全部脈絡通暢,似出之自然,而無接合痕跡者為歸詣。
接合處若為一直線邊緣,須使之成為斜度,或為波狀之曲線,其互相銜接處,易於渾成一片,若能將接合處曲折而接合得宜,將此片一端之最白處入彼片之陰影處,則景物交錯,不露痕跡,自成天衣無縫之境。
若兩底片接合處為雲煙縹緲,若芳草芊或碧波蕩漾者,皆為接合之最佳材料,匪獨易於聯繫,且使境界幽深,情趣生動也。
接合兩景之手術,亦可採用散光點鏡頭,將光圈略縮小,用少許散光放映之,則其色調更為渾融。
他如用網線版加於感光紙上套映,亦足補救兩景接合處痕跡,可得良好之效果。
接合兩景之底片,放映時方法,可用者有二:一為塗紅法,一為遮蔽法。
塗紅者如一片中之物只取其下端者,則將其上端用紅筆塗去,如只取其一部者,則將不需要之部分全行塗去,此為塗紅法也。
但底片既經塗紅,則塗紅部分不易再用矣,苟欲保留底片之全面,而待作另有採取者,可用遮蔽法。
遮蔽法者,則在放映機鏡頭與待放映感光紙之間,以黑紙依景物之需要與否,剪成曲折,以掩映光線之通過與隔斷,如此則原底片可保持清潔完整,惟施用手術亦須純熟,將所剪黑紙時加移動,不使有邊緣之痕跡露出。
多數底片之接合放映,因底片之厚薄有所不同,則露光之時間,亦不能長短一律;
即使各底片之厚薄相同,或更需改變映出之正片色調濃淡,則露光時間,亦需改變不同也。
更當注意者,其露光時間,儘可不一,而顯影時間,則不能長短有差。
因多數底片,放映於一張放大紙上,不易分部顯影,故底片厚薄與色調強弱,均須試有標準,註以甲、乙、丙、丁之厚薄,則放映時,較為簡捷應手也。
製作攝影集錦,初宜以簡單之景物入手,待至經驗既多,技巧純熟,自可遞進於繁複也。
苟得一張完美者,儘可複製一底片,或用感光紙印為紙底,並可再加潤色,易於保存,而能得多數之複印也。
(郎靜山)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