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8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分子紅外線光譜】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7 09:14: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分子紅外線光譜

 

紅外線是指波長約700mm.~20000mm.部分。

 

外紅外線波長更大,約20000mm.~100000mm.之間。

 

分子的紅外線多由分子的振動而產生,而外紅外線是因為轉動能階的躍遷。

 

光譜線的頻率可用波爾定律來計算:(見方程式1)。

 

此中Ei和Ef是躍遷前後能階的能量h是薄朗克常數。

 

假若Ef比Ei大,稱為吸收光譜,相反的稱為放射光譜。

 

雙原子的分子﹝如一氧化碳CO﹞的振動能階結構比較簡單;

 

祇有一個簡正振動方式﹝ModeofVibration﹞﹝圖一﹞。

 

振動方向平行於分子軸,因而產生一個電偶極子﹝ElectricDipole﹞。

 

圖二表示兩原子間的距離與位能的關係。

 

圖中所示的曲線的下半部與拋物線近似,其運動稱為簡諧運動。

 

其能量是:(見方程式2),n是從零算起的正整數,稱為量子數,v是振動頻率。

 

簡諧運動電偶極子放射或吸收的選擇定則是(見方程式3)即是說躍遷後,能階只可以升高或下降一級。

 

圖二中能階分隔隨n增大而縮小,這是因為非簡諧性的修正﹝可以用Morse位能來計算﹞。

 

假若把此修正一併算進去,△n可以大於一。

 

因為轉動能階分隔遠較振動的為窄,很多轉動能可以同時被激發。

 

其選擇定則是△J=±1,J是轉動量子數,也是從零算起的正整數。

 

圖三所示是典型的雙原子分子的紅外線光譜,其中見△J=-1的稱為P支譜,見△J=+1的稱為R支譜。

 

多原子的分子振動比較複雜,可以具有多個獨立的簡正振動方式。

 

每個方式有其特有的頻率,而且可以同數被激發。

 

圖四顯示線性分布的三原子分子﹝如CO2﹞的四個獨立簡正振動態。

 

其中圖四(b)不產生電偶極子。

 

圖四(c)表示兩個簡併性﹝Degenerate﹞振動,虛線與實線代表在兩個互相垂直的平面上振動。

 

此種振動都可以在垂直於分子軸的方向上產生電偶極子,其選擇定則是△J=0或±1。

 

△J=0的譜線稱為Q支譜。

 

上述的是紅外線光譜的一般情況,複雜的分子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吳義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64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10: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