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陸九淵】 陸九淵(西元一一三九~一一九三年),字子靜,金溪人,人稱象山先生。
在陸家六兄弟中,他排行最幼。
他自少便好思考,三、四歲時,曾問父親天地的邊際在那裏,為此而沈思許久。
十三歲時,讀古書見有宇宙一詞,書中的注解是「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日宙」,他因而大悟,說:「元來無窮。
人與天地萬物皆在無窮之中者也。」
乃接筆書曰:「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
又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由此可見其早慧,及學問路向。
象山三十四歲時,參加禮部考試,中進士,當時呂祖謙任考官,一見象山之文,便覺心開目朗,因而斷定那是出於象山之手筆。
其時象山聲名已甚顯,中進士後,四方學者都來向他請教,絡繹不絕,使他一連四十餘日都不得好睡。
他的講學事業亦始於其時。
他教學生,並不需要立學規,而學生的善心自然會興起,容貌亦自然會莊敬。
他有洞察人心術之微的能力,常一下子便能指出人心術之毛病,使人感愧汗下。
他說:「念慮之不正者,頃刻而知之,即可以正;
念慮之正者,頃刻而失之,即為不正。」
這是孟子求其放心,當下逆覺體證,呈現本心之教法。
象山弟子傅子淵言先生教人以辨志,而辨志即是義利之辨。
辨志即明辨心志之所向,這是切己反省之工夫。
人心志之趨向,不是義,便是利。
人若能辨其志,而不肯自欺,便可從利欲中驚醒過來,而趨向於義。
故人能辨志,其本心便會真實呈現,而見父便自然知孝,見兄便能知弟,當惻隱便會惻隱,應羞惡便會羞惡,此時之心,便即是天理。
這是象山所倡,後為明代之王陽明所盛言之「心即理」的教法。
這與當世另一大儒朱子之說法不同。
朱子倡以敬涵養其心,心靜理明,格物以致其知,認為象山之說為禪學,而象山則認朱子為支離。
為此二儒在江西鵝湖相聚,討論彼此學術上之異同,但這次會議並不能使二人消除歧見,而造成宋明儒學中兩個不同的大系統。
後象山任國子正,在臨安住了五年,他的館舍旁都住滿了學生。
他每到一處,地方上的男女老幼都來聽講,常至數百人。
他四十八歲時回鄉,於象山(本名應天山)講學,自號象山居士,數年間,來問學者共數千人,學者皆能感發興起。
象山於五十三歲時應宋光宗之詔至湖北荊門軍任職,在任內新築城池,理財政,修武備,一面設學堂,講義理。
他待僚屬如友朋,教民眾如子弟,雖是兵卒工友,亦教以義理。
於荊門一年,政教修明,風俗丕變,不久卒於任所,年五十四。
他的死訊一傳出,荊門境內百姓皆為流涕,往哭祭的人充塞衢道,棺柩返鄉下葬時,會葬的有千餘人。
陸象山之學,純是孟子學,而其言警策高明,曾自道其學曰:「竊不自揆,區區之學,自謂孟子之後,至是而始一明也。」
見附圖1。
(楊祖漢)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