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美術●皴法】 皴法,是中國山水畫家,把他們對山石紋理的觀察剖析,先作一次綜合的處理;
然後再用中國的筆墨,把感受的意象,很巧妙地去傳達表現了出來,使觀眾亦能起同樣的共鳴和感受。
這是一種「山石紋理,筆墨組合」的重要成就,使山石巖壑的面貌特徵和內在質感,可以有系統、有組合的用筆墨表達在絹紙畫面之上。
由於山石巖壑的地質構成不同,有水成岩、火成岩、變質岩、花崗岩等類,所以中國山水畫上的皴法亦名目眾多,如小斧劈皴、大斧劈皴、披麻皴、解索皴、折帶皴、荷藥皴、雲頭皴、雨點皴、鬼面皴、骷髏皴、泥裏拔釘皴、馬牙皴、鏗渦皴、礬塊皴等,真的是多如牛毛,如圖二所示的就是王叔明最常用的牛毛皴。
在故宮所藏的深林疊嶂圖上(圖一),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國山水畫家在這方面的慘澹用心。
由於歷代畫家,因時因地制宜,草創出許多皴法,約可分為三大體系:一是石的系列,目的在表現石質山岩的陽剛之美,如李爵的小斧劈皴,夏珪的大斧劈皴及礬塊、馬牙、鬼面等皴皆屬之。
其二是土的系列。
目的在表現土質山嶺的陰柔之美,如巨然和黃子久的披麻皴,趙孟頫的解索皴,以及牛毛、卷雲等皺皆屬之。
第三則可以說是墨點的系列,龔半千稱之謂豆瓣皴系,普通人逕稱之為米點者,是表現所謂「山川出雲」墨瀋飽和的一種畫法。
龔氏認為皴法只這三種最為重要。
董其昌創南北分宗之說,以披麻一系是山水皴法正宗。
如今交通便利,境界日擴,皴法亦繁,像亂柴亂麻皴石之法(圖三),在自然界正多此法也。
(李霖燦)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