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3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維管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6 22:15: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維管束

 

維管束(VascularBundles),為種子植物及蕨類植物根莖之主要構造,包括原始維管束組織(PrimaryVascularTissue)及次生維管束組織(SecondaryVascularTissue),其遍及整個植物體,包括根、莖、枝幹,概由三部所構成,自外而內,順序為韌皮部(Phloem)、維管形成層(VascularCambium)、木質部(Xylem)。

 

如圖1、圖2。

 

一、韌皮部:在被子植物(Angiospermae)包括篩管細胞(SieveElements)、伴細胞(CompanionCell)、纖維及薄壁組織,在裸子植物(Gymnospermae)則為篩管細胞、纖維及薄壁組織,缺少伴細胞。

 

其功用為將樹冠葉部所製造之養分,向下輸送,由於此種作用,樹木得以生生不息。

 

二、維管形成層:介於木質部及韌皮部之間,具有分裂機能,能不斷向外產生次生韌皮部,而累加於原始形成層分化生成原始韌皮部之內側。

 

向外生成次生木質部,而累加於原始木質部之外側,如圖二。

 

三:木質部:包括管胞(假導管【Tracheid】)、導管節(VesselSegments)、纖維及薄壁組織,由於形成層不斷產生並大量累積,此即為吾人所用之木材。

 

導管由導管節連接而成,其主要機能將土壤中之水分及液體物質往上輸送。

 

因此部分之組織皆為木質,故樹幹得以堅固。

 

如圖1維管束之種類:一、單子葉植物主莖之維管束,各自分立而散生在基本組織中,因而不能畫分髓及皮層,雖如竹及小麥之節間中空,但其維管束乃是不規則排列。

 

其原始形成層全部成熟為木質部及韌皮部,缺乏次生長,無法形成次生組織,特稱為閉合維管束(ClosedBundles),如圖3。

 

二、木本植物之主莖其維管束成輪狀排列,包圍在木質部外周,中央具髓心,且多數木質線(WoodRay),自中央向外周輻射而出,其形成層之維管束,仍可繼續生長者,稱為開放維管束(OpenBundles),如圖4。

 

如圖2如圖3如圖4三、草本雙子葉植物和木本雙子葉植物莖之初生植物體均極相似,其最大區別在於次生分生組織之期限不過數月之久,因此次生長所產生之次生組織其量甚少,故其壽命一般甚為短暫,個體均較為短小。

 

四、蕨類植物之維管束系是依種類不同而異,有些蕨類莖的維管束組織是由韌皮部包被木質部的實心桿,其通導組織排成分離的維管束,惟莖內無形成層,所有組織皆為初生組織,如圖5。

 

(滕詠延)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27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6 03:06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