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貞白醫案】
姚貞白老中醫師,是姚氏行醫的第五代,幼承家學,在父蔭軒老醫師教育下,勤奮熟讀經典。
既長,遊學大江南北,觀摩各家流派,豐富自己的醫療科學知識,並不斷以理論和實踐相印證,重視治病因地、因人、因病制宜。
他行醫五十余年,醫風朴素,態度和藹,在醫理上有創新,臨證療效顯著。
姚老中醫是昆明市中醫院院長,熱愛中醫事業。
為繼承、發揚祖國醫學,他曾指導著子女和門人,撰成「巽園醫話」及「臨床治驗錄」初稿。
但是,由於「四人幫」的干擾破壞,原稿散失。
1973年~1977年8月,當他數次中風昏迷,在各級黨委的關懷下,經搶救治療好轉後,他仍以堅強的毅力,用回憶口述的方式,由子姚承祖、姚承濟執筆,通過長期的努力,完成了這部《醫案》初稿。
稿成,曾經由昆明醫學院姚蓬心同志提供了寶貴的意見。
1978年4月,在省、市衛生局和市中醫院的直接領導下,正式成立「姚貞白診療經驗整理小組」。
小組由中醫師張浩然、葛鴻源、蘇藩及姚老醫師子女姚克敏、姚承濟、姚承祖醫師等六人組成。
整理時,對每一案例,認真核實、討論病情,分析醫理,酌句修辭,力求體現姚老中醫的學術風格。
姚貞白老中醫的學術思想,源於內、難、長沙、金元諸子、溫熱病學以及歷代各大家。
如「虛癆發熱」數案,他本內經陰陽離合論:「少陽為樞」之機理,從樞轉少陽,以平謐臟腑陰陽為總旨,取傷寒論之柴胡、白虎等方經義,又靈活融化溫病學之養陰生津、清熱化燥及歷代治虛癆法,更加重視患者之體質及婦、兒特點。
故能擬就一系列程式井然之治則及方藥,收到顯著的療效。
類上情況,他的辨證觀點頗為明晰。
他確認「病同證異」的客觀病理現實。
如對「眩暈」、「脈管炎」、「紫斑」、「黃疸」、「中風」、「霍亂」、「蛔厥與厥陰傷寒」等病之不同案例,從不同的角度著手,析理精透,法有常變。
同時,他強調標、本、緩、急在每症中的規律性,重視初、中及後期治則和方義的機轉權變。
在各診次之間,認為要有一定的銜接性和連貫性,這就必須緊緊地把握著症候機理內在的線索。
他既重治標,更重治本,而又不忘調理善後。
以治標為先導,意在清理層次,剖露本質,為治本創造條件,如「咳喘」、「咳嗽痰厥昏睡症」、「燒咳傷陰閉經」等案皆為顯例。
調理善後,則為固本要著。
他早年善治時病,晚年更精於內科及婦科諸疾。
對於逆、難大症,不拘陳法,善作決斷。
如治李××之「少陰熱化證」案,魯××之「膽結石」案、潘××之「腸梗阻」案、常××之「黃疸臌張(肝硬化)」案、王××之「子癇」、周××之「經閉四年」案等,均化險為夷,獲取良效。
本書共收內、婦、兒科九十九例,目錄原擬按年代順序,以便反映姚老醫師醫療風格的變化和學術思想的發展。
但為了讀者閱讀方便,目錄改為按病症分類,另在書後附一按年代的目錄索引,供讀者參考。
這九十九個案例,是姚老中醫治驗的重要部分,其他診療經驗俟後出版。
每例之後所附之按語大部分是整理小組撰寫的,部分按語標明「姚按」,是姚老中醫心得體會。
醫案和按語,簡述治療經驗,反映姚老醫師的學術思想,公開了一些有效驗方,供廣大同道參考、借鑒。
由於我們水準所限,錯漏之處,請讀者指正。
《姚貞白診療經驗整理小組》 1979午5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