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SriLanka),位於印度半島南端的島嶼國家,隔有保克海峽,建有亞當橋與印度相連,狀如梨形。
古代阿拉伯商人稱為塞連迪普,意即喜樂之島。
西元十六世紀葡萄牙人占領時,土人稱為僧伽羅.德維帕,葡人稱為錫拉。
一八○二年英國建為直屬殖民地,一九四八年成為自治領。
英人統治時,改稱為錫蘭。
一九七二年正式改稱今名,意即燦爛之島,昔有獅子國之稱。
面積六萬五千六百一十平方公里。
該國有一中央山地,四周環以寬廣的海濱平原,沿岸多珊瑚礁。
河流皆短促,成放射狀。
雖然接近赤道,但受海洋調劑,年溫差、日溫差均小。
夏季因西南季風,西部、西南和山地降雨甚多。
冬季則因東北季風,東北沿海和山地東坡有雨。
土地利用由海岸至山地發生顯著的變化。
茶園多分布於中央山地,茶的生產占世界第三位,僅次於印度與中國。
努瓦拉埃利亞山(一千九百公尺)為產茶中心。
該國農作物中,除茶之外,橡膠(生產居世界第四位)、椰子、咖啡、可可、香料、菸草等生產亦盛。
雖產稻,但不能自足。
沿海漁業發達。
礦產以寶石和石墨著稱。
斯國人口一千三百九十七萬一千人(一九七七),佛教是其最大宗教,故野生動物保護區特廣是其特色。
首都可倫坡,人口約六十二萬人(一九七○),位於島西岸的人工港,是印度洋航運上的重要都市。
(陳文尚)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