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聯邦(Malaysia,Federationof),位於亞洲大陸陸地最南部分,面積三十三萬二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二百萬(西元一九七八年)。
建國於一九五七年,國土分為兩部分:東馬(指婆羅洲北部的沙勞越,沙巴二個州,與印尼接壤)和西馬(即馬來半島絕大部),二者為南中國海分隔。
馬來西亞為一君主立憲的聯邦國家,國王採任期制,每一任五年,最高元首由統治者會議(ConferenceofRulers─係由各州蘇丹及檳城、麻六甲兩州州長組成)推選州的統治者輪流擔任。
因位於北緯一度至七度間,受印度洋及南中國海季風影響,屬熱帶海洋性氣候。
地形主由內陸山地和沿海平原構成,內陸山地被覆熱帶雨林,面積廣大,約占全國四分之三,絕大多處尚未開發。
全國發展不均衡,人文精華區限於西馬的西部沿海平原。
經濟活動仍以農業為首要,分自給式稻作和商業式農業二種類型,經濟作物─橡膠、油棕和椰子為輸出大宗。
橡膠年產最約占全世界百分之三十八,橡膠園主分布於西馬的西部沿海山麓丘陵地帶。
油棕近年來積極推廣,棕櫚油產量急增,約占全世界百分之四十四,油棕園規模,有凌駕橡膠園之趨勢。
錫錠、木材、林產亦是主要輸出品。
錫年產量,占全世界百分之四十,主要產在中央山脈和克力丹山脈之間的河谷地區,多為露天開採,成本廉且品質佳。
馬國經濟水準,在東南亞諸國中,僅次於新加坡,居第二位。
見圖一馬來西亞為一多元種族國家,馬來人占百分之五十三、華人占百分之三十五、印度等南亞人占百分十一(一九七五),歷史上多次發生種族衝突事件,馬國現行政策,更加強民族主義,實施馬來人優位的政治、經濟體制。
首府吉隆坡,意為河畔之沖積地,初為一採錫小鎮,由華人於一八五七年建立,現發展為全國之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
(孟靜)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