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坦尚尼亞共和國】 坦尚尼亞(Tanzania),位於東非南半部,全國地勢西高東低。
東臨印度洋,南以羅烏馬河(R.Ruvuma)與莫三比克為界,西以東非大裂谷湖群為限,並與盧安達及蒲隆地接壤,北與肯亞相連。
該國於西元一九六四年和桑西巴聯合組成共和國。
首都設於達萊薩爾(DaresSalaam),為全國第一大港。
全國面積有九十三萬九千七百零四平方公里(原坦干伊喀面積為九十三萬七千一百平方公里,另加入的桑西巴及彭巴島二千六百零四平方公里),人口有一千五百一十五萬五千人(一九七八)。
全國湖泊面積約占五萬平方公里,北有維多利亞湖(L.Victoria),西北為坦干伊喀湖(L.Tanganyika)、西南是馬拉威湖(L.Malawi,原稱尼亞沙湖〔L.Nyasa〕)。
境內北部有伊雅西湖(L.Eyasi),一九五九年七月,英人黎基(D.Leakey)在湖北約二十餘公里之奧都瓦峽谷(OlduvaiGorge),曾發現六十萬年前東非原人的頭骨,西南有路克瓦湖(L.Rukwa)。
主要民族為黑人,其中又分為蘇古馬族(Sukuma)、尼亞姆威西族(Nyamwezi)、馬功德族(Makdnde),黑亞族(Haya)、恰加族(Chagga)、哥戈族(Gogo)、哈族(Ha)等部落民族。
大部分講班圖語(Bantu),同樣語系中亦有不同的方言,在東部沿海地區說斯瓦衣利語(Swahili)為阿拉伯回教系統(包括桑西巴及彭巴島),英語為官方語文。
該國在地形上可分為三區:一、東部沿海平原,二、內陸高原,三、高山地帶。
在氣候上,亦分為三個不同的氣候區:一,沿海平原:為熱帶氣候,甚為濕熱,年平均溫約攝氏二十五度左右。
年雨量約為一千五百公厘,沿海生長著熱帶海濱紅樹林(Mangroves)。
二、中部高原:因面積廣大,地勢高亢,高度約二千公尺左右,氣候乾燥炎熱,日差較大,季節變化亦有不同。
高原北部雨水較多,年均溫在攝氏十七度,雨量約六百公厘。
三、高山地帶:迎風坡年雨量可超過二千五百公厘,每年十二月至五月為雨季。
物產方面:沿海平原有漆、瓊麻、甘蔗、香料、稻米等。
其中以瓊麻產量最多,一九六四年產量幾達三十萬公噸,約占全球之半,並占坦國出口貨的三分之一。
在內陸高原多雨區產咖啡,乾燥區以棉花、粟、樹薯,及花生為主,高原上多熱帶高草,為禽獸盤踞之所。
高山地區,土人利用中等坡地種植玉米、洋蔥、棉花、咖啡等。
高地以林木為主,如樟腦、波杜(Podo-phyllin)(為足葉草脂,自野生之蔓陀羅華根部,取出之黃色汁液,可製瀉藥)。
桑西巴島主產丁香、椰子二種,丁香產量占全球百分之六十。
畜牧業以牛、羊、豬、驢最多,一九七五年,計有一千九百六十三萬頭。
漁獲量,年產十八萬零八百餘公噸。
現有工業以啤酒、製糖、紡織、香、油漆、夾板、製等工廠。
礦產方面:主要有鑽石,以辛雅加區(Shinyanga)最多;
金產於維多利亞湖區的甲巴卡里(Kiabakari),及津臺(Geita)二礦區;
鹽和錫等礦產。
在貿易上,一九七八年全年出口三億四千多美元,進口七億一千多萬美元,為一入超國。
進口貨以工業製品為主,如石油、食品、紡織品,及服裝亦為進口貨。
出口貨有咖啡豆、原棉、鑽石、、茶、除蟲菊(Pyrethrum)等。
交通則以鐵路為主,幹線由達萊薩蘭至奇哥馬(Kigoma),全長一千二百四十八公里,為全國最長之幹線。
並有許多支線聯絡各地,如東加(Tanga,坦國第二大港)至莫西(Moshi),長三百五十公里;
莫西至阿盧夏(Arusha),長八十公里;
姆尼奧西(Mnyusi)至盧霧(Ruvu),長一百八十七公里;
曼約尼(Manyoni)至金揚吉里(Kinyangiri),長一百五十六公里;
奇羅沙(Kilosa)至奇大社(Kidatu)長一百零九公里;
塔波拉(Tabora)至木望沙(Mwanza),長三百七十公里;
卡牛瓦(Kaliuwa)至姆邦達(Mpanda),長二百一十公里;
另一條為國際線由達萊薩蘭至尚比亞境內的卡比利姆巴西(KapiriMposhi),長一千八百六十公里,一九七五年通車。
全國鐵路總長約三千公里;
公路有七千五百公里。
〈見圖一〉(王守儒)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