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南非共和國】 地理位置:南非共和國位於非洲大陸南部,東濱印度洋,西瀕大西洋,北與西南非。
波札那及津巴布茸為鄰,東北與莫三比克及史瓦濟蘭接壤,面積有一百一十八萬九千零二一十七平方公里,人口有二千二百七十七萬一千人(西元一九七八年)。
首都設於普利托里亞(Pretoria),在行政區畫上分為四省,計有開普省(CapeProvince)、那塔耳省(NatalProvince)、奧倫志自由邦(OrangeFreeState)、特蘭斯瓦省(TransvaalProvince),一九六一年正式成立共和國。
見圖一民族及歷史的沿革:國內民族組成分子可分為四種人:一、即非洲土著,以班圖黑人為主;
二、白人,即歐洲之移民;
三、有色人種,即混血兒;
四、亞洲人。
這四種人在南非所受待遇不同,白人是統治階級,黑人最受歧視,有色人及亞洲人(印、巴,及中國人居多)亦受相當程度的限制及輕視。
由於地理環境的極端差異,故人口分布十分不均,多數都集中在東南半壁及西南沿海,今日南非的興旺及財富,是靠白人的技術和黑人的勞力互為依存。
白人本身亦互有矛盾,其中百分之五十八的阿非利坎人(Afrikaans),又稱波耳人(Boers),其祖先是荷蘭人雨格諾人(Huguenots),比英人早移入約一百五十年,講阿非利坎語,早期與英人衝突。
一八二○年起,英始向南非大規模移民,沿海荷蘭人被迫遷徙,於一八三八年在南非東岸建立那塔耳共和國。
一八四三年英兼併那塔耳共和國,於是荷入又分兩支再作遷徙,一支北徙,於一八五三年建立特蘭斯瓦共和國(又名南非共和國);
另一支西遷者則建立奧倫志自由邦共和國,以紀念荷蘭奧倫志親王。
嗣後經過兩次盎格魯─波耳戰爭,荷裔兩共和國被英人征服,至一九○六年英始准兩共和國成立自治政府。
此後英荷兩族人,鑒於波耳戰爭慘痛的教訓,乃於一九一○年共同成立南非聯邦(UnionofSothAfrica)。
一九六一年,南非脫離大英國協改制共和,定名為南非共和國。
但目前白人間貧富懸殊,英人統治階級富有,阿非利坎人窮困,對英人仍有敵視心理,再加上語言的隔閡,敵視不易消除。
政治形態:南非實行共和憲政,總統為國家元百,總理為政府首揆,立法權屬於國會,分參眾兩院,總統與議員人選限於白人,總統任期七年,由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眾議員由自人選民選出,任期五年,總統可徇內閣總理之建議隨時解散眾議院,再行改選。
政治傾向於西方國家,惟自一九五一年通過班圖權限法案。
一九五九年,通過班圖自治政府法案。
一九七一年,又通過班圖自治區組織法案。
因此,被非洲國家認為係實行種族隔離政策,?
起反對不予承認,加上少數政權問題國際化,使該國在國際場合中處境益形困難,地位更形孤立。
地形與氣候:南非大部分為高原,平均高度約在八百公尺左右。
東部多山地,以東南之龍山(DrakensbergMts.)為最高,平均高度約在二千公尺左右,主?
蘇塞斯(Mt.Aussources)高三千四百二十八公尺,龍山東南側及開普省西南為兩大陡崖地帶,東南沿海有狹長的海岸平原,西南陡崖南側為大卡洛平原(GreatKarrooPlain),高度介於五百至七百五十公尺之間,更南近海平原稱為小卡洛平原(LittleKarroPlain),東北部威瓦特蘭山(Witwatersrand)為林波波河(R.Limpopo)及瓦河(Vaal,橘河上游東北支流)的分水嶺,山以北為特蘭斯瓦高草區,北部主產柑橘。
威瓦特蘭山一線以南為著名的玉米三角帶(以東北卡洛萊那〔Carolina〕,西北至麥非京〔Mafeking〕,南至雷德布蘭〔Ladybrand〕為三角帶之頂點),西北是乾燥的沙漠草地。
在地質構造上,地下以古老的亞琛結晶性基岩為基礎,多火成岩及變質岩,主要分為:一、前寒武紀亞琛基岩,二。
古生代早期沈積岩層,三,古生代末期的卡洛系岩層。
因此,南非地下埋藏著各種豐富的礦床。
在氣候上屬於南溫帶氣候,因其本身為一高原,高原之上並有山嶺分布,東南沿海有阿格拉暖洋流(CurrentofAgulhas)經過,西南有本古拉寒流(CurrentofBenguela)經過,形成複雜的氣候。
東西兩岸互異,東部濕潤,西部乾燥,同時西南角又為西風漸移地帶,具有地中海型氣候特色。
在氣溫上一般是夏季涼爽、冬季降霜、高山積雪、溫差較大,境內最低溫為攝氏一四o四度。
雨量分布懸殊,龍山南坡年雨量可達五千公厘,但整個南非年平均雨量僅在七百五十公厘左右,東半部為半乾燥區,西半部為乾燥區,尤其西北部年雨量僅數十公厘,實為那米比沙漠之一部分,西部沿海低溫少雨(年雨量五、六十公厘),南部沿海雨量增多而分布均勻(年雨量六百公厘左右),東部沿海因受東南信風及暖流影響,氣溫增高,濕度加大,年雨量可達一千公厘。
經濟概況:農業產品主要有玉米,主產於玉米三角帶,小麥生產於冬雨區的西南沿海,甘蔗主產於那塔耳省,柑橘主產於特蘭斯瓦北部,葡萄主產於西南沿海,其他如棉花、煙草。
馬鈴薯、花生、乾豆等均有生產,木材及橄欖亦日益增產中。
牧菜以牛、羊、馬、驢、豬、雞等,一九七五年乳業肉類出口為三千六百八十六萬八千公噸。
漁業在一九七四年產量為一百四十四萬七千公噸。
水力資源一九七四年總發電量為七百四十九億一千四百萬瓩,並築有布竹山水壩(BuchubergDam)、瓦爾哈茲水壩(VaalHartzDam)、卡克芳坦水壩(KalkfonteinDam)、哈比斯坡水壩(HartebeespoortDam),共可灌溉二十八萬七千,另外三十年龐大的水利工程計畫,擬築十二座水壩,俟完工後可灌溉七十五萬六千,並發電十九萬九千六百瓩。
在工業方面:計有水?
罐頭、紡織、皮鞋、鋸木、造紙、印刷、玻璃、非金屬礦、金屬物品製造、電化機器、車輛裝配及零件製造各種工廠,以及化工廠等。
工業區共分為:一、普利托里亞區,二、威里尼根區,三、那塔耳區等為主要銅鐵工業。
其他工業區如:一、威瓦斯蘭工業區:以機械、服裝、鑽石,及日用品工業為主。
二、開普敦工業區:有紡織、服裝、汽車、裝配及煉油工業。
三:德爾班工業區:以造船、化學,煉油等工業為主。
四、伊利莎白工業區:有輪胎、製鞋及汽車裝配等工業。
礦產有金、錫、銅、鐵、錳、銀、煤、鑽石、鉻、石綿、石灰石等礦產。
金主產於威瓦特蘭山區的奧倫志自由邦礦區、克拉克杜普礦區(KlerksdorpGoldMines)。
鑽石礦主產於慶伯利及普利托里亞一帶。
煤主產於特蘭斯瓦省的密德堡區、海德堡及威里尼根(Vereeniging),以及北那塔耳煤田的新堡及丹地(Dundee)等處。
在貿易方面:一九七五年進口總額為七十六億二千七百八十萬美元,出口總額為五十三億三千七百四十寓美元。
交通與城市:南非境內鐵路全長一萬九千八百五十六公里,另通往西南非鐵路全長二千三百四十公里,公路有三十二萬二千公里。
主要城市:首都普利托里亞,人口有五十四萬三千九百五十人;
開普敦:人口有六十九萬一千二百九十六人;
德爾班,人口有七十二萬九千八百五十七人;
約翰尼斯堡,人口有六十五萬四千六百八十人;
伊麗莎白港,人口有三十八萬六千五百七十七人(一九七八)(王守儒)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