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8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地學●溶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0 07:4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地學●溶蝕

 

溶蝕,指一種透過水分溶解,而將地表岩石礦物侵蝕移去之作用。

 

被移去之成分,常見者有鈣、鎂、鈉與鉀等。

 

不過某些相當難溶之物質,如二氧化矽,鋁與鐵。

 

亦可被少量移去。

 

在大自然中常見之溶蝕作用,為碳酸鈣(CaCO3)遇二氧化碳(CO2)與水(H2O),而變為重碳酸鈣【Ca(HCO3)2】之作用。

 

重碳酸鈣可溶於水,常為表流與地下水帶走,溶蝕作用,於焉發生。

 

重碳酸鈣性質並不穩定,甚易重新沈積為多孔之碳酸鈣質沈積物,曰鈣質石灰華(CalcTufa),或在岩洞中形成石鐘乳(Stalactites)和石筍(Stalagmite)。

 

在地面上分布相當廣泛之石灰岩與大理石,因主要由碳酸鈣所組成,故最易為含二氧化碳之水分溶蝕,或形成窪地,或形成洞穴。

 

有些地區,大小洞穴,星羅棋布,甚至使河流潛入地下。

 

此種地形,因在南斯拉夫之喀斯特地區,最具代表性,故名喀斯特地形。

 

石灰岩時含雜質,經溶蝕後,其雜質即堆積在地面上,而形成一富含氧化鐵質並作紅色之黏質土層,日緒土(TerraRosa)。

 

此種土壤之出現,可代表地面之降低。

 

在英倫之白堊山嶺,類似之溶蝕作用,擬稱每隔四千年,可降低地面二十吋。

 

岩鹽與石膏,亦可發生溶蝕,而形成洞穴。

 

(梁繼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93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9 06:5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