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買辦】 買辦(Compradore),是鴉片戰爭後新興者,音譯康白度或康巴度。
鴉片戰爭後原有行商(HongMerchant)的業務漸為洋行所取代。
買辦是外國企業與中國之間從事各種商業活勵的橋梁。
鴉片戰爭後,隨著外國人在中國通商口岸及內地商業活動的急劇增加,需要買辦以解決其語言隔閡,並拓展其商務。
買辦依其在外國企業服務性質可分為三類:一、洋行買辦:南京條約訂立後,外國洋行來華漸增,洋行業務類似今天日本的綜合商社。
買辦在初期是外商的保證人,為外商備辦飲食、記賬、僱工、經管銀錢,其後則逐漸發展為從事絲、茶等大宗買賣之介紹、看貨、鑑定等工作,並從中收取費用牟利。
二、銀行買辦:五口通商以後,各國紛紛來華設立分行。
銀行買辦為外商銀行介紹各種金融交易、代為徵信、鑑定銀兩成色等。
三、輪船公司買辦:西元一八四四年怡和洋行開闢香港和上海間的定期航線,其後各國陸續開闢沿海和內陸航線。
輪船公司買辦負責介紹貨物和客人運輸及管理倉庫業務。
這些買辦月薪雖然不特別高(約一百至二百五十兩),但是從介紹買賣和鑑定商品、銀兩所獲手續費非常可觀,年收入常在萬兩以上,往往形成新興資本家。
買辦的出身以廣東和江浙較多。
買辦由於和外國入接觸較多,往往以其累積之資本和管理經驗,投資於絲、茶、雜糧、民生用品、機械等產業,對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工業化有相當貢獻。
有些買辦由於經營績優,也為政府網羅擔任公營企業的負責人。
(施敏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