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3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工學●衛生下水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9 14:5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工學●衛生下水道

 

衛生下水道,為排除家庭污水而設之管渠,及其他排水設施,以及與其相連接藉以處理下水之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水位為目的之抽水設施,但不包括灌溉排水設施及化糞池。

 

惟有時包括排除工礦業製造操作過程中所產生之廢水,及商戶排出之污水,以及地下水滲入量。

 

衛生下水道排除之污水量,必須依據將來都市發展人口,二十至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後之飽和人口為計畫目標年。

 

並估計每人每日污水量推算之。

 

至於工業廢水量為依據工業生產狀況及預估將來發展計畫估計之。

 

地下水滲入量,則視地下水位現況,並預估將來地下水位變化予以估計。

 

每人每日污水量(以每人每公升表之)與自來水用水量幾成正比。

 

家庭污水量在美國、日本,每人每日約三百五十至六百公升;

 

臺北區衛生下水道計畫預測西元一九九○年為每人每日二百七十公升。

 

衛生下水道,以計畫最大小時污水量為設計污水量,且由於地下水的滲入及雨水的可能流入,必乘以一係數或另計算加入。

 

衛生下水道管渠收集系統,遍及下水道供用地區,與市民的關係最為密切,且因施工需時長,敷設後不易更換,因之,其材料之選擇、埋設、施工等都特加重視。

 

一般管渠形狀,包括圓形、卵形、矩形及馬蹄形等。

 

日前所使用之下水道管渠材料,以鋼筋混凝土管、硬質塑膠管、陶土管等較為普遍,其他尚有石綿管等。

 

下水中,除含一般用水原所含之無機性及有機性的物質外,主要含有屎尿、廚餘、肥皂、清潔劑等物質,以及工廠在生產過程藉水排出的物質,這些物質包括有懸浮狀、溶解狀,以及膠凝狀,並且包含未分解、分解中以及分解後的物質,其中亦存在有微生物及細菌。

 

下水的水質依場地、時間而有很大的變化。

 

下水中的主要有機物質,被微生物氧化分解過程中,所消耗的氧量稱為BOD,即生化需氧量。

 

一般下水之BOD約二百毫克/公升。

 

下水經下水道管渠收集後,若未適當處理而任意放流,將污染河川水域。

 

污水之處理方法,依處理程度可分初級處理、中級處理、二級處理及三級處理。

 

處理之原理,包括物理性、物理化學及生物化學之各種單元操作。

 

實際處理時,應依下水所含物質的種類、質、量,將處理原理諸方法予以組合。

 

粗大固體物以過篩、沈澱去除之,微細沈澱性固體物以沈澱,懸浮狀固體物則以浮除去除之,膠凝狀物質則以化學凝聚及沈澱等處理之。

 

沈澱浮除後之污水,以生物化學氧化以達到安定。

 

生物化學氧化處理為目前下水處理的主流。

 

下水經由好氧性生物化學處理達到安定化分離出之污泥,需另行處理之。

 

(歐陽嶠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58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6 02:33 , Processed in 0.07812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