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0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農學●臺灣農村重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9 14:5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農學●臺灣農村重建

 

臺灣農村之重建,有一特定之意義,即在日據時代之農村位於臺灣全境者,經光復之後,已一轉而為中華民國臺灣省區之農村,須加以重建。

 

臺灣光復後,臺灣農村之所以需要加以重建,乃因在日據時代,臺灣農村經濟被置於日本整個殖民經濟體系之下,隨後更被置於日本整個戰時經濟體系之下,已形成一種戰時殖民地農業經濟之形態。

 

此使臺灣農地分配極為不均,集中於少數人,而大多數人則為佃戶,生活艱困,農村破敗,至於農民福利與農村文化,更不足談。

 

光復之際,臺灣在戰亂之餘,農村更是所謂「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勢非予以重建不可。

 

臺灣農村重建之道,在光復之後,首須將日據時代之殖民政策根本去除,在農村內更須恢復其農業經濟之健全形態,而農村佃戶問題,尤須立即予以解決。

 

於此,三七五減租便是第一要事,隨後,即為耕者有其田之土地改革。

 

由於三七五減租與耕者有其田之結果,以前臺灣農村在殖民地經濟體系中之農業經濟形態,以及在戰時日本經濟體系中之農業經濟措施,便一轉而使整個臺灣農村佃戶生活大為改善,並隨即成為自耕農。

 

而臺灣之農村社會,亦因之形成一純自耕農之社會,而有其均富經濟之特質。

 

由於農業經濟形態之改變,再加以農村政治之革新、農村文化之建設,以及農村交通(如產業道路等)之改進等,遂使光復後,臺灣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而農民收益、農民生活,以及農民福利等,自遠非以前所可比擬。

 

在此之際,政府遷來臺北,大陸資金流入臺灣、使整個臺灣建設,邁向現代化,而臺灣農村重建,更加速進展。

 

同時,在臺灣農村重建,大告成功之後,政府即以此臺灣農村重建所產生之基本力量,作為臺灣整個工商業發展之堅實基礎,由開發中之國家,走向已開發之國家,而有其整個經濟繁榮之奇蹟。

 

使整個國家經濟每年成長率之高,?

 

世罕見。

 

惟亦因此之故,臺灣農村在重建成功之後,農村人口隨之外流,發生巨大變化,而使臺灣農村人口,反告缺乏,不能不從速推動臺灣農業機械化,並從而作臺灣農村之耕地重整與單位面積之擴大,以及山坡地、河川地與海埔地之積極開發。

 

臺灣農業經濟有其家族屯墾之特質,此一特質,早已為整個中國農村數千年來之傳統。

 

在臺灣農村重建中,尤須重視此傳統。

 

(吳兆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58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15:51 , Processed in 0.20313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