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0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銀絲工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8 09:27: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銀絲工藝

 

銀的使用在我國很早,商周時已知將銀捶打成細絲或薄片,鑲嵌於青銅器表面。

 

銀為金屬中顏色最白者,能打磨得很光亮,不易受一般酸鹼的侵蝕,並富於高度延展性,易於捶擊或用拉絲板製出粗細不同的銀絲,為工藝製作的良好材料。

 

在製作銀絲工藝品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技術為燒銲。

 

其次,應按需要將銀絲製成圓、方、長方、扁平、三角、橢圓、半圓、辮形及各種扭轉的形狀。

 

當製作首飾或器物時,需用較粗的絲先製外形骨架,再將細絲以彎曲、扭轉、纏繞與盤繞等技巧形成花紋,並依照設計的圖案慢慢燒銲於骨架上,逐漸完成整件成品。

 

銀絲工藝於漢代由波斯和印度傳入我國,到了唐代發展迅速,常與另一種傳入的金屬珠粒裝飾技術相配合,用於製品的圖案。

 

此外,唐代吸收傳入的各種花、鳥、枝葉、卷鬚、蓮飾及神話人物等花紋,以之用於我國原有的以孔雀、龍、鳳和虎等紋飾為主的圖案中。

 

宋元時,常以鳥、獸、魚等動物與花卉形態,為製作銀絲器物的圖案及首飾的造形。

 

明清為銀絲工藝鼎盛時期,除了廣泛採用各種紋飾,還常鑲嵌珍珠、寶石、琺瑯、魚狗羽毛及其他物質於銀絲首飾和器物上。

 

另外,也有鍍金的銀絲製品。

 

(劉萬航)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51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01:13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