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臺灣原始民族藝術】 臺灣原始民族,分布在臺灣中央山地和東海岸狹谷地區,在文化和語言上屬南島系(Austronesian),可分成十個以上的族。
臺灣原始民族的藝術表現,木器、編器,和陶器雖也有可觀者,但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北部的泰雅族、中部的巴宰族,和南部的排灣諸族的織繡,以及東北部的噶瑪蘭族、蘭嶼的雅美族,和南部的排灣諸族的木雕。
臺灣原始民族各族均用裝置簡單的水平背帶機(HorizontalBackstrapLoom)織布,但泰雅、巴宰,和排灣諸族均能以夾織(In-woven)技法織田美觀複雜的文樣(Designs)。
泰雅族和巴宰族織布的布地多為白色,以紅、黑、藍三種顏色之絨線夾織為花紋,其文樣有:條文、曲折文、方格文、三角形文,和相當複雜之菱形文。
巴宰族除上記文樣外,並有星形文和卍形文,表示其與漢人有較久的文化接觸。
排灣族諸族用色比較複雜,其織成的花紋除諸種幾何形文外,並有人像文和人頭文。
惟排灣翼夾織布花紋與泰雅族者相比,多較細小,用色較雜,布地又多屬暗青色或次藍色,所以較不奪目,但卻更具神祕深沈韻味。
排灣的織物裝飾技法,除夾織外,有刺繡(Embroidery)、貼飾(Applique),和綴珠(Beadwork)。
刺繡以十字繡(Cross-stitch)為主,也有直線繡(Lining-stitch)、緞面繡(satin-stitch),和鍊形繡(Chain-stitch)。
十字繡多以橙(或紅)、黃、綠三色細線刺繡於黑布上,文樣有菱形文、階段形文、三角形文,和花葉形文等,甚具特色。
貼飾就是用布塊剪成文樣,貼縫於另一布塊而成花紋。
貼飾的分布以排灣族的西區為主,多以紅色文樣貼飾於黑色布地或反之以黑色文樣貼飾於紅色布地。
主要文樣是人頭文、人像文,和蛇形文。
文樣頗多以布塊作對折或再對折而後剪成,所以作對稱或輻射狀。
人像文以立像為主,一般其雙手高舉於肩側,雙腳略彎曲,足尖指向左右側,與該族木雕常見之文樣相類。
綴珠在臺灣原始民族間,見於泰雅族和排灣,但彼此不同。
泰雅族用硨磲貝切成細片,磨成貝珠。
綴飾有此類貝珠的衣服,稱為珠衣或珠裙。
先將貝珠穿綴成串,然後縫飾於衣服之上。
由於衣服全面均綴飾有珠串,不易見出文樣,但卻深具材質感(FeelingofTexture),甚為美觀。
排灣用不同顏色的玻璃珠,但以橙色、黃色、綠色者為最常見,色調類似見於該族的十字繡,但文樣則與該族的貼飾相同,不過多較細緻,人像應用也較多。
珠多細圓透明,但較古者則扁長無光澤,具晦澀感。
排灣喜愛古珠,以古珠較為貴重。
綴珠雖廣見於排灣各地,但以該之西北區分布最密,尤以刺繡和貼飾分布的交接地區為其中心地。
這種互補式的分布(ComplementaryDistribution),是很有趣的現象。
噶瑪蘭族今已完全漢化,昔日其家屋的木柱和壁板多施刻有淺浮雕或線雕之文樣。
文樣多屬條文、波文、曲折文、竹節文、方格文、菱形文,和同心圓文等幾何形文,但也有若千寫實的人像文、動物文,和植物文。
人像文和見於排灣者在形式上相似,即一般多為正面立像,兩手舉在肩側,兩腳外撥,但卻多戴有類似東部地方阿美族在成年禮時所用的高大羽冠,且穿著附有垂飾的腰布。
動物文多為鹿文,植物文則多為檳榔樹文。
雅美族由於居地孤懸海外,時至今日仍頗原始,但其木雕則甚精美。
他們在屋柱、舷板,和舢艫等處施刻文樣。
主要文樣有:鋸齒文、曲折文、菱形連續文、同心圓文,和人像文。
雅美族的人像文稱Magamaog,代表教導他們農耕和造船的神話人物。
這種人像的形像是圓頭、寬肩、細腰、雙手舉於肩側,而兩腳交叉而立,相當式樣化。
其頭上有時冠有一對螺卷形物或羽毛形物,其兩手有時也作螺卷或羽毛的形態。
這種人像,雕刻於立柱或舢艫上時,有時不只一個,則相疊作圖騰華表式安排(TotemPoleArrangement);
雕刻於船絃或橫楣上時,也時常不只一個,則其肢體相連作攙手並立狀。
文樣常更塗施以三種色料:白色用石灰,紅色用紅土,而黑色用墨炭。
木雕在臺灣諸族間,以排灣最為發達。
排灣頭目階級的家屋桁柱和木製器用大多刻有文樣。
最常見的文樣是:人像文、人頭文、蛇形文,和鹿形文。
其他動物文的飾用,則可能較為晚近。
幾何形文多用作邊飾,大多可能由人頭文和蛇形文演變而成。
排灣的木雕人像均頗式樣化:圓頭、長鼻、小眼、細口、兩手舉於胸前或在肩側,雙腳直立或略彎,足尖多指向兩側,性別特徵明顯。
太平洋區原始藝術的表現手法人如果和非洲黑人的藝術對照,可說是「平面的」臺灣各族的木雕藝術,也顯著的有這種傾向。
就是說它們多試在平面上將立體的形態表示出來,所以它們大多只有長度和闊度,而缺乏厚度。
平面的處理手法,也使臺灣各族的木雕,具有「裝飾的」特徵。
臺灣各族雖雕刻若干人像,但很少製作象形器物(EffigyUtensils),大部分文樣,多施刻於器物的表面。
平面的和裝飾的特徵,同時也使他們的木雕表現形式有了「填充的」特徵。
以排灣族的木雕而言,除了具有代表祖先意義的立柱多刻以單像外,大部分都在整個器面填滿文樣。
有時在立柱上刻單像,他們也試圖將文樣展寬,或補接以其他文樣成分,以求填蓋整個平面。
臺灣的原始族遷入臺灣,年代已甚久遠。
藝術的式樣,因時代而演變,不用說,臺灣原始各族今日所持有的藝術式樣,自與他們的祖先們移入本島時頗不相同。
所以我們想在臺灣以外的其他地區找到相同的式樣,自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藝術的式樣雖然時常演變,但其基本要素卻常能保存,因此研究比較藝術學的學者纔能夠從這些相似的痕跡追尋,或重建兩個地區的藝術關係。
許多人類學家和藝術史學家研究太平洋的藝術,發現整個太平洋區,包括印度尼西亞(Indonesia)、美拉尼西亞(Melanesia)、玻利尼西亞(Polynesia)、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及美洲的若干地區:和中國佛教傳入以前的藝術,存有很多類似式樣主題(ArtMotifs),諸如:蹲踞人像(FiguresinSquattingPosture)、蛙形人像(Frog-shapedFigures)、關節標記人像(FigureswithJoint-marks)、肢體相連人像(FiguresJoinedLimb-to-Limb)、圈騰華表式重疊人像(FiguresArrangedinVerticalSeries)、動物剖裂文的重組(BilateralSplittingofanAnimalShownanTwoProfilesJoinedattheForehead)、正反相對人像(JoinedHumanFigures)、人頭蛇身像(HumanHeadwithSerpentBody)等。
這些藝術主題都廣泛的分布於太平洋區,也都見於臺灣各地和古代中國。
在這裏特別應予指出的是,這些藝術主題,其見於臺灣各族的。
幾乎都是屬於比較原始或簡單,也即末臻於高度演變的形式。
海涅、格爾登博士(Dr.RobertvonHeineGeldern)研究太平洋區的藝術,稱本區最早的藝術式樣為「古太平洋式樣」(OldPacificStyle),臺灣的原始木雕藝術,可以說是最接近於古太平洋式樣雛形的現存藝術(陳奇祿)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