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戲劇●漢劇】 漢劇,是湖北戲的統稱。
在清代則稱為漢調或楚調。
漢字並非取自湖北,而是取自漢水,或陝南漢水上游之漢中,漢中之名因與漢水有關,故漢調之漢或取自漢水。
楚則是傳統上對湖北省的稱謂。
湖北戲以漢劇自名,則以漢口、武昌一帶的所謂漢河派的漢調為代表,其流行區域包括漢陽、鄂城、咸寧、黃岡、蘄春、大冶、陽新等處。
其次為荊河派,以宜昌、江陵為中心,流行於公安、石首、監利一帶,並遠及四川之重慶、成都,湖南之岳陽、常德等處。
再次為襄河派,以襄陽、樊城為中心,流行於鍾祥以北,及老河口一帶。
再次為府河派,以安陸為中心,流行於隋縣,棗陽以下,黃陂、孝感以上各城鎮。
漢劇雖分上述四派,但基本上則仍為一個劇種,只是唱白上因各地方言不同,彼此略有差異。
漢河派的活動地區,既然以武漢三鎮為中心,同時因其靠近長江,受徽調影響較早,造詣較高,勢力也最大。
漢劇的主要聲腔為西皮與二黃,一如平劇。
實際上,西皮與二黃合併在一個舞臺上唱出,亦以漢調為始。
徽班於乾隆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九○)入京時,只有二黃調,道光八到二十五年(一八二八~一八四五)間,由於漢調藝人加入京班演唱,擅長西皮調,才形成平劇皮黃並稱的局面。
但漢劇後來也受平劇的影響,尤其是武戲的起打和文戲的扮相,幾乎完全走平劇的路子。
聲腔方面,漢劇出音咬字仍為原狀之外,其要腔轉調之處,則不免傾向於平劇。
漢劇的腳色排列次序,基本上跟古代戲曲腳色的規律極為接近。
按漢劇的分別,共為十色:一末即副末,為唐參軍戲之蒼鶻,元明傳奇,以副未開場,其列為首座,頗有來歷,二淨即副淨,即唐之參軍;
三生即正生,在元代雜劇中為主唱之正末;
四旦即正旦;
五丑包括丑、付兩色;
六外為老生;
七小即小生;
八貼即花旦;
九夫即老旦;
十雜為打諢人物,但在漢劇中則為正淨,俗稱大花面。
漢劇的伴奏場面,俗稱家業;
伴奏人稱打家業的,其組織與平劇的文武六場相同。
武場為鼓板、大小鑼,文場為胡琴、月琴、三絃等。
後來文場加上二胡,武場加上梆、鈴,捨大鑼改用京鑼,顯然都是受了平劇的影響。
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因漢口闢為商埠,復有科班組織,到民國初年,漢劇各派藝人多集中武漢三鎮,形成鼎盛的局面,抗戰初期,漢劇藝人曾經成立十個漢劇抗戰宣傳隊,分赴各處從事宣傳演出。
(牛川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