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漢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8 08:48: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漢劇

 

漢劇,是湖北戲的統稱。

 

在清代則稱為漢調或楚調。

 

漢字並非取自湖北,而是取自漢水,或陝南漢水上游之漢中,漢中之名因與漢水有關,故漢調之漢或取自漢水。

 

楚則是傳統上對湖北省的稱謂。

 

湖北戲以漢劇自名,則以漢口、武昌一帶的所謂漢河派的漢調為代表,其流行區域包括漢陽、鄂城、咸寧、黃岡、蘄春、大冶、陽新等處。

 

其次為荊河派,以宜昌、江陵為中心,流行於公安、石首、監利一帶,並遠及四川之重慶、成都,湖南之岳陽、常德等處。

 

再次為襄河派,以襄陽、樊城為中心,流行於鍾祥以北,及老河口一帶。

 

再次為府河派,以安陸為中心,流行於隋縣,棗陽以下,黃陂、孝感以上各城鎮。

 

漢劇雖分上述四派,但基本上則仍為一個劇種,只是唱白上因各地方言不同,彼此略有差異。

 

漢河派的活動地區,既然以武漢三鎮為中心,同時因其靠近長江,受徽調影響較早,造詣較高,勢力也最大。

 

漢劇的主要聲腔為西皮與二黃,一如平劇。

 

實際上,西皮與二黃合併在一個舞臺上唱出,亦以漢調為始。

 

徽班於乾隆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九○)入京時,只有二黃調,道光八到二十五年(一八二八~一八四五)間,由於漢調藝人加入京班演唱,擅長西皮調,才形成平劇皮黃並稱的局面。

 

但漢劇後來也受平劇的影響,尤其是武戲的起打和文戲的扮相,幾乎完全走平劇的路子。

 

聲腔方面,漢劇出音咬字仍為原狀之外,其要腔轉調之處,則不免傾向於平劇。

 

漢劇的腳色排列次序,基本上跟古代戲曲腳色的規律極為接近。

 

按漢劇的分別,共為十色:一末即副末,為唐參軍戲之蒼鶻,元明傳奇,以副未開場,其列為首座,頗有來歷,二淨即副淨,即唐之參軍;

 

三生即正生,在元代雜劇中為主唱之正末;

 

四旦即正旦;

 

五丑包括丑、付兩色;

 

六外為老生;

 

七小即小生;

 

八貼即花旦;

 

九夫即老旦;

 

十雜為打諢人物,但在漢劇中則為正淨,俗稱大花面。

 

漢劇的伴奏場面,俗稱家業;

 

伴奏人稱打家業的,其組織與平劇的文武六場相同。

 

武場為鼓板、大小鑼,文場為胡琴、月琴、三絃等。

 

後來文場加上二胡,武場加上梆、鈴,捨大鑼改用京鑼,顯然都是受了平劇的影響。

 

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因漢口闢為商埠,復有科班組織,到民國初年,漢劇各派藝人多集中武漢三鎮,形成鼎盛的局面,抗戰初期,漢劇藝人曾經成立十個漢劇抗戰宣傳隊,分赴各處從事宣傳演出。

 

(牛川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40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2:32 , Processed in 0.3125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