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蒙古地方】 蒙古,係指古代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突厥、蒙古)分布的地區,包括現在的漠南、漠北、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附近及其以東的廣大地區,很早就與我國發生密切關係而為我國國土的一部分。
清初則正式列入我國版圖,包括戈壁沙漠以南的內蒙古(漠南)和以北的外蒙古(漠北)。
民國成立以後,內蒙古畫分為熱、察、綏、寧各省;
外蒙古因地位特殊,稱「蒙古地方」而不稱行省,與西藏地方的政治地位相同。
面積一百六十二萬平方公里,為我國第二大行政區(次於新疆)。
庫倫為其行政中心。
蒙古地方高度在一千公尺以上,猶如一道高牆,東西橫亙達二千餘公里,屏障我國北疆。
國防地位十分重要。
遠在西元十七世紀中葉,俄國即開始侵略蒙古,布利亞特蒙胞曾對俄人侵略作堅強之抵抗,但終於強占貝加爾湖周圍廣大地區(貝加爾湖即為漢代名臣蘇武牧羊的北海),並以之做為根據地,併吞了外興安嶺以東的廣大土地,迫使我國退至目前的國界。
然而俄人侵略野心仍未稍減,多次陰謀竊奪我蒙古地方,終於在民國三十五年,利用雅爾達密約,壓迫我國承認蒙古地方獨立,並訂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然而蘇俄屢次破壞該條約,我政府乃於四十二年宣布廢止該條約,亦不承認蒙古地方之獨立。
蒙古地方的地形,顯然分為兩大區:東部為高原,西部為山岳盆地。
一、東部高原區:平均高度一千三百公尺,中央微高,向南北兩側微傾。
南側的戈壁區,主由風蝕作用而成,地面散布著小的岩丘、盆地、礫石,地表微有起伏;
戈壁以北的高原,除肯特山之外,地面起伏極小,地勢微向北傾,河谷地區地勢則降到一千公尺左右。
二、西部山岳盆地區:主由斷層作用所形成。
薩彥嶺、唐努山、阿爾泰山、杭愛山等皆屬地壘山地,高度不大,山地間的烏梁海盆地和科布多盆地,則是地塹盆地。
盆地底部並不平坦,小的盆地、山丘、河階等地形交錯分布。
蒙古地方由於距海洋遙遠,冬季又為高氣壓中心籠罩,故氣候乾燥。
大體言之,南半部的戈壁區和科布多盆地,年雨量大部不足一百公釐,為沙漠氣候;
北半部年雨量大多介於二百至二百五十公釐間,烏梁海盆地雨量稍多。
蒙古地方最顯著的氣候特徵為:一、溫差大:冬季長達五、六個月,絕對最低溫可降至攝氏零下四十七度,但在夏季,也有三十度甚而三十五、六度的絕對最高氣溫;
而白晝的氣溫,可達二十度以上,夜間又可能降至零度以下。
二、多強風:尤以冬季為然,不但寒風刺骨,有時令人呼吸困難,甚而使人畜窒息死亡。
春夏之交的強風,捲起萬丈塵沙,使天昏地暗,人仰馬翻。
蒙古地方受氣候限制,缺乏流長水豐的河川,南半部大部地區地表無河川,科布多盆地則多內陸河、湖。
北半部河川較大,且有外流河川,色楞格河是流域面積最大的河川,自買賣城出國境,注入貝加爾湖,為葉尼塞河的上源;
鄂嫩河為黑龍江上源石勒喀河的支流;
烏梁海盆地內的烏魯克穆河下游並有航運之利,北流入俄境,也是葉尼塞河的源流之一。
氣候也限制了天然植物和農業,戈壁地區雨量最少,草原極少,一片荒涼;
北半部草原茂盛,為主要畜牧地區;
烏梁海盆地周圍山地以及杭愛山的西坡、北坡,雨量較多,有森林分布;
農耕地區只限於色楞格河中下游、烏梁海盆地底部、科布多河沿岸等地區而已。
因而蒙古住民以畜牧為生,農耕反而成為副業,小麥、大麥、燕麥等作物春季播種,夏季收穫。
食糧不足所需;
綿羊、山羊、馬、牛、駱蛇是居民的經濟和日常生活的基礎,灰鼠、貂、狐等毛皮為主要狩獵產品。
蒙古地方的礦產,目前尚無詳盡的調查:一、戈壁以北地區蘊藏豐富的煤,現僅那賴海煤田(庫倫東南三十三公里處)開採較盛,烏梁海盆地也有少量煤產。
二、池鹽,各地的內陸湖泊都有生產,而以科布多盆地有十二處產池鹽,產量最富。
三、金:分布地區很廣,伊羅河流域、唐努山、杭愛山、阿爾泰山,是重要的產區。
四、烏梁海盆地蘊藏銅、鐵、石棉、金等礦,且有少量生產。
蒙古地方為蒙胞主要分布區,蒙胞為適應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過著特殊的生活。
衣長袍、長褲、長靴,頭戴皮帽、氈帽。
牛羊肉、乳為主食,喜飲茶。
住拆遷方便的蒙古包或固定式的帳幕。
馬及駱駝為主要交通工具。
採隊商及廟會兩種交易方式,用牲畜及毛皮換取磚茶、麥粉、糖、布、馬具等日常用品。
篤信喇嘛教。
自國民政府建立以來,不但蒙胞的生活已有相當的改變,經濟也有相當的進步。
現蒙古地方不但有五條以庫倫為放射中心的公路幹線,並有鐵路北經買賣城至俄境,南經賽音商德、二連至集寧。
庫倫也有發電廠,機械、汽車、紡織、食品加工、製革、磚瓦等工業也逐漸建立。
(王洪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