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颱風】 颱風(Typhoon),是熱帶氣旋在東亞的稱呼。
發生在菲律賓以東到馬利安納島之間,以及南海地區。
因此,又可分為西太平洋颱風和南海颱風兩類。
西太平洋颱風有時非常凶暴,範圍也大,在中國近海常造成很大的災害,大多在五至十月活動,尤其是八、九月。
此類颱風根據它們的路徑又可分為:轉向颱風、不轉向颱風和不規則路徑颱風三種。
轉向颱風最初向西北西進行,轉向後直趨東北,路徑近似一拋物線,拋物線的頂點也就是颱風的轉向點。
轉向前一般速率為十節,轉向後加快,可達二十五節。
颱風轉向,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所控制。
不轉向颱風大多直趨西北西或西北,有時穿越菲律賓島,有時通過臺灣,也可避開這些島嶼,直接登陸大陸沿岸。
不規則路徑的颱風為數較少,速率變化無常,最難預測。
發生在南海的颱風,威力大都不及西太平洋颱風,但有時自西向東穿越臺灣南端,可以帶來豪雨。
颱風生成的真正原因,專家學者到現在還沒有完全了解,僅知最初赤道附近形成一個空氣旋渦,必須具備下面這些條件:一、距離赤道至少要在緯度五度以上;
二、必須在溫暖而開闊的洋面上;
三、風力微弱而風向多變;
四、地方性雷陣雨連續不斷;
五、廣大地區內要有一個低壓存在。
至於為什麼多數初生旋渦不久即消滅,或者發展不起來;
另有少數卻迅速發展成颱風,甚至強烈颱風。
一般專家相信颱風的加強包括下面四種物理因素:一、氣旋形旋渦的緊縮;
二、對流能的供應;
三、颱風眼的形成;
四、颱風強度的限制。
臺灣及金馬地區發布的颱風警報,把前面所說的熱帶風暴,稱為輕度颱風;
正式到達颱風強度者,稱為中度颱風;
中心附近最大風速到達每秒五十一公尺(一百節)者,稱為強烈颱風。
中央氣象局現時發布的颱風警報分為兩個階段:凡預測颱風在未來二十四小時內有侵襲臺灣近海可能時,即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此處所謂侵襲,是指三十四節風速的暴風圈而言;
近海則指離海岸線一百公里以內。
凡預測颱風的暴風圈在未來十八小時內有侵襲臺灣陸地可能時,即發布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
颱風警報的訊號,白天用黃色長方形旗幟表示,一面示強風特報(不一定是颱風,指已有或預測將有六級風時);
兩面示海上颱風警報;
三面示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
晚間用綠色燈號表示,用法與日間同。
(戚啟勳)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