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蒸發作用】 大氣中水汽含量,主由地面和海洋面水分蒸發而來。
所謂蒸發(Evaporation)亦稱汽化(Vaporization),是指水由液態轉變為水污的物理過程。
事實上,地面水分之消耗,除由土壤面和海面水分蒸發之外,各種植物葉面之蒸散(Transpiration),亦為一項重要因素。
蒸發與蒸散二者令稱發散量(Evapotranspiration),它代表一地由地面逸散入大氣中的水汽總量,以此值與該地降雨量作一比較,即可看出土壤水分之平衡狀況,及其氣候之乾濕程度。
這對農事規畫、水利設施或氣候分類研究等都有幫助。
一地蒸發作用之大小,視其地面性質、氣溫高低、風力強弱,及空氣的相對濕度而不同。
地球面積百分之七十一屬於海洋,海面蒸發作用持續不斷,自為供應大氣中水汽最主要來源。
熱帶地區終年高溫,蒸發最盛,因此熱帶空氣中水汽含量最多。
風的吹拂可更新地面含濕空氣,促進蒸發作用。
氣壓增高,可抑制水分子的逸散,使蒸發減緩,又如空氣相對濕度減低,可以容納更多水分,增進蒸發的能力。
反之,空中水汽近於飽和,水汽壓與蒸發表面水汽壓幾近相等,礙於水分子逸散,使蒸發能力減弱。
上列諸因素,無異的氣溫是影響蒸發作用最重要者,因此地表蒸發量之分布,顯然隨緯度之增高而減低。
赤道地帶,南、北緯十度間,年蒸發量約一千一百公厘,而且陸面上蒸發量略大於海面;
此因赤道地帶多雨,熱帶叢林密布,葉面蒸散量大為增加,且海水蒸發率略小於淡水,致有此種反常現象。
中緯度年蒸發量約五、六百公厘,蒸發率海洋大於陸地。
至南、北極區,終年氣溫甚低,年蒸發量只有百餘公厘而已。
蒸發作用的年變化和日變化,與氣溫之周年、周日變化相似。
一年中的夏季和一日中的中午為蒸發之高點。
一年的冬季和一天中日出時分為蒸發之低點。
在某些衝風地帶,常見樹木之生態呈畸形發育,樹冠狹小,或呈偏枯狀,此乃因樹木枝葉超量蒸散所致。
測量蒸發的儀器通稱為蒸發表(Atmometer),如皮奇蒸發器及各種自記蒸發儀等。
較為常用者有圓盤狀蒸發器,其中小型者多屬銅製,直徑二十公分,深約十公分。
大型者,又稱A型蒸發器,為一由不銹金屬製成的圓形水槽,直徑一百二十公分,深二十五公分,並附穩定井、形測標及水溫表等儀器,水平安置在鋪有草坪、距地面約十公分的木架上。
至於測量蒸散的儀器,由於實際技術上的困雞,除學者自行設計供研究使用者外,尚未能普遍應用(崔尚斌)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