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戲劇●湘戲】 湘戲,為湖南戲的簡稱。
或謂高腔與花鼓二者,為湖南固有之戲。
惟高腔即弋腔,乃自江西傳入者。
至於花鼓,雖以戲名之,但它始終未能成為一種完備的戲,且於湘戲也毫無影響。
本此,湘戲的來源,可以說完全是由外來的戲劇結合而成者。
所謂外來的戲,即崑曲、弋腔,以及皮黃三者。
此三種戲的傳入湖南,當以崑曲為最早,約在明代中葉。
次為弋腔,約在明代末葉。
最晚者為皮黃,約在清初以後。
崑曲在湖南流行的地區,為長沙、衡陽,和常德等地。
弋腔則流行於瀏陽、醴陵、湘潭一帶。
至於皮黃,可分兩方面來說,先是徽腔二黃流行於衡陽、祁陽,以及長沙等地。
其後,漢調傳入湖南,流行於岳陽和常德一帶。
原來漢調在湖北,是由傳入的徽調二黃,以及自陝西傳入的西皮結合而成的。
當它傳入湖南以後,當地人稱之為北路,而把先傳入的徽調二黃稱為南路。
這二者在當地結合在一起時,便稱之為南北路。
由於二者以皮黃為主調,所以也就是皮黃。
其與漢調皮黃所不同者,只是一為採用湖北方言,一為採用湖南方言而已。
湘戲的腳色名稱,主要的共有十類: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跌,九老,十雜。
在這十類中,一末即頭靠生角,六外即二靠生角,十雜即大花臉,八跌即二花臉,五丑即三花臉,二淨即紫臉,三生即唱工生角,七小即小生,四旦即青衣,九老即老旦。
湘戲對於老生這一腳色特別重視,故於演技的要求上也十分嚴格,不但有文武之分,而且要唱做俱佳。
湘戲最早著名的頭靠老生為姜鍾雲,有湘劇程長庚之譽。
民國以來,則有歐元霞。
在唱工老生方面,早期有吳藻臨、羅萬善與言桂雲,後者因嗓音特佳而被譽之為「南叫天」。
民國以來,則有陳紹益,以演「金沙灘」一劇而享譽湖南。
在小生方面,著名的伶人,則有聶梅雲、張紅雲、周文湘、李芝雲,以及吳少芝等。
在旦角方面,有正旦與蹻旦之別,前者重唱工,後者重做工兼武打。
正旦名伶,有彭勵儂、楊白雲、郭玉嬌等。
蹻旦名伶,則有彭鳳嬌,所演「活捉三郎」一劇,比之平劇名角亦無遜色。
在淨角方面,湘戲分為大花、二花,及紫臉三種。
早期大花名伶,計有尹茂生、王春泉、譚卓林等,後期則有秦慶廷、徐初雲、龔湘雲、廖申翥等。
二花名伶,則有羅元德、賀華元等。
紫臉名伶,計有羅廷玉、郭少廷等。
在老旦方面,著名的伶人,有羅彩亭、張梅生、鄭德林等。
在丑角方面,名伶有彭長林、田太雲,蘇迎祥等。
湘戲的劇本,大多為崑曲、弋腔,以及皮黃所常演者,縱有改動,亦不甚多。
惟其如此,故唱腔也與此三者大致相同,只是方音較重而已(鄧綏)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8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