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6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莆仙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6 22:45: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莆仙戲

 

莆仙戲,又叫興化戲,是我國現存較古老的劇種之一,流行於福建興化語系所屬的莆田、仙遊,及惠安北部、福建南部及鄰近的晉江、永泰交界地區。

 

莆仙戲表演時先打三通鑼鼓,而後出一神將上場彩棚(淨棚),後場齊唱「盛世江南景,春風畫景堂,一枝紅芍藥,開出滿天紅」四句;

 

接著唱下調尾(即田公元帥咒),繼由穿紅袍戴瓦楞巾掛三綹鬚的「頭出生」(末)出場唸:「一篇翰林黃卷,多少禮部文章,琴彈陽春白雪,引動公侯將相。」

 

唸畢,向臺中及左右三揖,徐步向臺右入場,然後開始演戲。

 

首段先演折戲,稱為艷段,而後才演正劇。

 

例由小生上唸起,至結束團圓時,仍由頭出生出臺,衣錦榮歸,洞房花燭,全臺齊唱迎仙客,正劇演完,接著是過棚,吹打梧桐樹或皂角兒;

 

再演雜扮(末齣),雜扮演完,便是狀元遊街,而後全部演出才告結束。

 

此外,還演加官、美八仙、送子等劇,視演出場合而定。

 

莆仙戲的表演形式十分特殊,如旦腳出場,擺在前胸的手,伸出四指,背在後面的手,伸出五指,走著蹀步(小腳步)。

 

服裝名稱上亦很特別,如蟒袍叫統,官衣叫勳,靠叫八戰,箭衣叫子馬,摺子叫素。

 

莆仙戲的曲調十分豐富,過去曾有大題(大曲)三百六十首,小題(小曲)七百二十首,一般大題較長,唱法也多,小題則短而易唱;

 

故戲中用於唱曲的以小題為多。

 

莆仙戲唱曲時有幫腔,不僅幫尾腔,有時是整段幫和,形成不規則的齊唱,一般藝人的唱法以高為貴。

 

莆仙戲的伴奏樂器,以往只有管樂和打擊樂,包括大笛(哨吶)、吹笛、管、大鑼、小鑼、大鼓、沙鑼、大銼(鐃)、文鼓、三板、撒板。

 

後來加上絲絃樂器,包括大胡、尺胡、四胡、三絃、八角琴等。

 

莆仙戲的腳色原分八色,即正生、貼生、正旦、貼旦、老旦、靚粧、末、丑八種。

 

靚粧即淨,是古老的稱法。

 

後增至十二色,加上副生、四旦、五旦、副靚粧,以後又增至十六色,是在原有腳色中,都加副手。

 

莆仙戲的劇目,據統計有七百多齣,其中很多是傳統的劇目,如王魁、商輅(三元記)、王十朋(荊釵記)、劉智遠(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琵琶記、弔喪(梁祝)、陳三五娘等,皆保留豐富的地方特色。

 

從莆仙戲的表演形式及劇目上,可以判定其受古代傀儡戲與宋元南戲的影響。

 

因莆田在南宋是對外交通的港口,溫州南戲可能在明之前,已由水路傳入莆仙。

 

(牛川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83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1:35 , Processed in 0.0625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