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新聞●大眾傳播】 一、大眾傳播的定義「大眾傳播」的原名是由英文MassCommunication一詞翻譯得來。
Mass包含兩個意義,一是眾,一是大量。
書刊、報紙是印刷機發明後的產物,電視機、收音機是新近發明的傳媒,印刷機發射機能把消息與觀念大量複製、大量生產,然後廣為散布,成為大眾可以低價享受的東西。
Communication既含「播」的方法,也說明對象。
個人與個人間只有「傳」,用不著播。
要對大的人,纔需要播,纔需要用播的方法。
因此,簡單地說,大眾傳播就是運用傳播媒介,同時以大量的訊息,以建立起傳播者與受播者之間的共同性。
或曰求得和諧的結果。
二、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的分野研究傳播的學者,均承認傳播必包括五個完整的要項,纔算是完整的傳播:(一)來源(Source)〔who〕;
(二)訊息(Message)〔saywhat〕;
(三)通道(Channel)〔inwhichchannel〕;
(四)終端(Destination)〔towhom〕;
(五)回饋(Feedback)〔effect〕。
無論人際或大眾傳播,定缺少不了上列五項要素,差別僅在於兩者的質與量:(一)人際傳播的來源與終端,可能只是關係極為密切的傳與授兩者。
大眾傳播的來源卻是一有組織的個人或團體,它的終點為一大沒有組織,互不相識的大眾。
(二)人際傳播以面對面的傳播為主,大眾傳播卻藉一種媒介為傳播中介。
(三)人際傳播的訊息較少,大眾傳播挾大量訊息。
(四)人際傳播的回餡直接而無限,大眾傳播的回饋不但有限,機會也稀少。
(五)人際傳播發乎自然,大眾傳播卻刻意訴求。
(六)人際傳播的範圍限於一時一地,大眾傳播的範圍無遠弗屆。
(七)人際傳播的單位價格高,效果低。
例如:很費力的講話,聲音不好,腔調不正,大減效果。
大眾傳播的單位價格低,而效果高。
例如:大量發行,成本降低,影嚮廣泛。
(八)人際傳播的支持直接,兩者關係好纔談話,否則免談。
大眾傳播支持間接,不管好壞。
(九)人際傳播同質性(Homogeneous)高,大眾傳播的異質性(Hetergeneous)高。
三、影響大眾傳播效果的因素一則訊息,透過媒介,傳送給閱聽人,企圖造成閱聽人某種反應,此即為效果。
但是往往訊息與效果之間,未如訊息設計所預料般的順利,往往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一)傳播外的因紊:1.預存立場(Predisposition)個體在暴露於傳播之前,依自己原有的文化背景、社會經驗塑造的意見、興趣、經驗和精神狀況的總和,有選擇性地暴露、理解、記憶傳播內容。
凡有利於個人預存立場的訊息,則易為個人接受,反之則否。
2.團體與團體規範(GroupandGroupNorm)依個體的年齡、性別、籍貫、教育程度、職業等組成不同的團體,及該團體既定規範所加諸個人的影響力,都會干預傳播的效果。
凡合於團體與團體規範的訊息,將易於為團體認同。
3.親身影響(PersonalInfluence)來自朋友關係、興趣相合、意見相投的社會路線之人與人接觸,也會影響傳播效果。
意見領袖即此其中最顯著的作用。
4.個人性格(Personality)個人性格因異差別,極為敏感。
依研究結果顯示,概略細分幾個類別:(1)自尊心較強的個人,比較會有選擇,不易接受新的訊息。
自尊心較弱的個人,較會無條件接受訊息。
(2)焦慮感重的個人不易接受新訊息,焦慮感較淺的個人反易接受。
(3)權威人格重的個人,重傳統,留戀過去,不易接受新訊息。
權威人格低的個人,易接受新訊息。
(4)開放性的個人,比不開放、重教條、獨斷的個人,更易接受新訊息。
(5)公開承諾的個人,比私底下承諾的個人,更不易接受新訊息。
(6)認知需求較深入的個人,比認知需求較膚淺的個人,更易接受新訊息。
(7)在日常生活中,對他人公然表現敵意者,不易接受新訊息。
(8)具有社會退卻傾向的個人,不易受勸說影響。
(9)具豐富想像力的個人,比幻想力弱的個人,更易勸服。
(10)自我評估低的個人與外導(Otherdirected)傾向的個人,較易勸服。
(二)傳播內的因素:1.傳播來源(1)有高權威性的傳播來源,易為閱聽人所信服。
(2)有專業性的傳播來源,易為相關閱聽人所接受。
2.傳播媒介不同的傳播媒介因為運用方式、使用技巧及本身條件各異,其效率也就不一樣。
例如:報紙便於保存與細讀,電視適合聲、光傳播。
但是最好的傳播是使用多種媒介(Multi-media)綜合運用。
3.傳播內容成功的傳播設計,有幾個條件可循:(1)訊息發出,立刻引起閱聽人的注意。
(2)訊息落入閱聽人的經驗內,於閱聽人認知體系所認同。
(3)訊息必須注意閱聽人的團體規範。
(4)訊息必須引起閱聽人的需要,並告以滿足需要的方法。
4.傳播環境:閱聽人所在的當時環境、氣氛也能影響傳播效果,個人總是希望能獲團體或環境的支持。
四、大眾傳播的影響簡單地說,大眾傳播提高人民的教育水準,促進民主自由的實現,造成都市化、工業化,增強經濟發展。
這也是大眾傳播在現代化的社會或現代化的國家中,所擔負的功能和所扮演的角色。
我們如果由人類文明演化的過程來看,更能顯示出大眾傳播對這個組織嚴密的人類社會,所具有的重大功能。
五、大眾傳播的未來(一)傳播工作,決無法脫離現實環境,未來的傳播工作,更取決於未來的傳播環境。
(二)大傳媒介具有改變環境的能力,為了發揮改變的能力,傳播者必須要能高瞻遠矚,纔能符合環境所需,不然,人類環境亦將會為大眾傳播媒介所摧殘。
(鄭貞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636 |